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涼爽感”究竟從何而來?

當人體出現“熱”這一感覺時, 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尋求涼爽舒適感。 在空調、風扇的冷風幫助下, 在喝過一杯涼水或吃了一筒冰淇淋時, 在迅速沖洗了涼水澡後, 我們都能夠感受到此刻充斥在體內的絲絲清涼, 仿若被無他求。 當然, 這些都屬於傳統的物理降溫, 此外還有一種方式能夠為你帶來清涼感受, 比如嘴裡含了一塊薄荷糖, 或者局部塗了清涼油和花露水, 身體均會有一種冰涼舒適感受。 看來, “涼爽感”不一定出現在溫度低的情況, 那麼, 這一抹“涼”究竟從何而來呢?

談到溫度, 從科學角度解釋就是人體皮膚對溫熱和冷的一種感覺。

人體皮膚表面存在著冷感受器和溫熱感受器兩種裝置, 與痛覺和觸覺一樣同屬於皮膚淺感覺傳導系統, 它們掌控著人體“冷”和“熱”這兩種特殊感受。 冷感受器和溫熱感受器獨立支配人體感受, 它們遍佈人體全身, 但是在身體各處分佈密度不同, 且冷感受器偏多。 比如, 冷感受器在軀幹上的分佈多於四肢, 所以軀幹對冷的感受會更加敏感, 這就說明為何人們游泳時可以用手腳接觸池水並無太多不適, 而跳進游泳池就需要一番準備工作了。

那麼, 冷感受器是通過怎樣的機理讓人產生“涼爽感”的呢?通常情況下, 我們感受到的都是物理降溫帶來的涼意。 當人體溫度與環境溫度進行熱交換時,

皮膚溫為30℃時開始產生冷覺。 很多人在尋求“涼爽”刺激的時候都會選擇這種方式, 如喝冷飲, 沖冷水澡, 甚至將空調溫度調致過低等, 這些做法或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一些胃腸功能較弱的人們受涼後容易出現腹瀉等症狀, 而且病來就容易痛經的女生受涼後痛經症狀液會加重, 所以以上“怕冷”人群千萬別貪涼, 如果感到悶熱, 還有另一個辦法教你找回“清涼”。

當然, 冷感受器還有一種化學機制, 在溫度沒有變化的情況下也能感受到清涼感。 這是因為冷感受器中有一種受體, 稱為TRPM8受體, 又稱為CMR1(冷和薄荷醇受體)。 這種受體就像一個開關, 會被薄荷醇等化學物質開啟, 從而將“冷”信號通過神經傳導到達大腦皮層的溫度感覺中樞,

此時我們就感受到了涼意。 也正是因為我們平時吃的薄荷糖、使用的清涼油和花露水中含有此類物質, 才讓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感受到到絲絲涼意。 所以, 在悶熱之時為自己尋求涼意方法還是多種多樣的, 大家不妨嘗試一下化學降溫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