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相繼到來,
怎麼安排孩子的小長假呢?據瞭解,
絕大多數學生都想好好休息一下,
但是家長卻普遍不敢放鬆,
擔心孩子在學習上掉隊。
教育專家則建議:不要認為只有書本知識才是知識,
長假期間可多培養孩子情商。
孩子心聲:看看外面的世界
讀五年級的小陳告訴記者,
他想利用假期和父母一起出去旅遊,
順便擠點時間看課外書。
他的理由是平時在學校裡學習很緊張,
假期應該放鬆放鬆,
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也增長點兒見識,
回到學校才能更加有效地學習。
${FDPageBreak}
家長:不能全依著孩子
對孩子的想法,
家長們有不同意見。
小陳的父母告訴記者,
他們雖然支援兒子“看世界”的想法,
但也有一些擔心,
“自己領著孩子去旅遊,
別的孩子卻抓緊時間學習、補課,
這樣,
孩子會不會落在補課孩子後面?”另外,
小學要打好基礎,
落下一點今後要花更多時間去補,
所以最後定下方案:十一假期一半時間出去玩,
旅遊回來後就馬上去補課班學習。
“不能順著孩子的想法去做,
畢竟他們還小,
想法還不成熟。
”多數家長認為,
現在的應試教育這麼緊張,
競爭這麼激烈,
稍一鬆懈就易被別的孩子追上,
會影響今後的升學、就業,
不如現在就狠抓他們的學習。
專家:假期不妨多培養情商
情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讓孩子敏感于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而生活中的點滴,
正是家長培養孩子情商的最好時機。
平時家長工作忙,
孩子學習緊,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機會較少,
孩子的情商往往受家長的影響,
情商培養是家長和孩子共同的需要。
所以,
不妨利用這個長假,
一家人出去走走,
抓住長假時機培養孩子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