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命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重要的不是標籤

所有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日子, 這是生命的一部分。 但是, 如果僅僅是一時情緒不好, 開了藥, 又因為得到藥物, 給自己一個抑鬱症病人的標籤, 然後再因為這個標籤, 覺得自己有權利生病, 那就沒有負自己應負的責任。

對抑鬱如何治療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抑鬱只是一種表現, 要看它到底是由什麼壓力引起的, 然後具體看要看如何去應對。

吃藥只是在表層讓人麻木, 暫時不感覺那麼痛苦, 但內在的心理問題如果不解決, 只有藥物是不夠的。 比如, 丈夫有外遇, 妻子因此心情不好。 在妻子心情不好的背後,

可能又有妻子自身的一些沒解決的問題。 這種情況, 不可能只靠吃藥。

薩提亞模式不注重病理和負面的部分, 我們不是去治療“抑鬱症”, 而是去幫助這個具體的人, 看他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 他可以如何去改變應對方式, 他擁有哪些應對的資源。

不必讓自己再當受害者

和抑鬱相關最難的一部分是低自尊, 人低自尊時會認為自己什麼都不好, 做自我否定。 這種感覺往往來自于原生家庭中的應對模式。 當出現問題時, 要考慮在原來的家庭關係中, 在自己與自己的關係中, 是不是有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

有的人小時候曾經被忽視, 被虐待, 被貶低, 所以他們長大後也習慣於自己看低自己, 並且繼續讓自己維持一個受害者的身份。

在面對未解決的問題時, 我們需要以一種成年人的心態來對自己負責(包括對自己的感受負責)。 一個小孩子的經驗可能是父母對我的理解太少, 然後就得出結論, 說父母不愛我。 但兒時的自己並不能看到全域, 現在你長大了, 就可以從成人的視角去看待父母和自己的關係, 作為成年人重新面對從父母那裡不能滿足的期待, 重新和他們聯結。

不管過去如何, 重要的是在當下, 在此時此刻, 我們需要為自己的幸福負責。 你需要尊重你自己的生命, 不再去指責他人, 也不要再拿過去當藉口, 讓自己繼續當一個受害者。

找到資源, 學會應對

要預防抑鬱, 需要有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這種態度包含一個人能積極地看待自己,

也能積極地看待他人。 我們需要學會把生命看成一個學習的過程。 再困難的處境, 當你能夠覺察, 也可以成為自己的資源。

比如, 如果一個人小時候被殘忍地對待過, 這也能成為他的資源, 不是說他會對人殘忍, 而是他瞭解什麼是殘忍, 能夠識別出來, 而且自己知道受傷者的痛, 不去為之。 在需要時, 這個資源可能就會幫到他。 每一種經歷都是一種學習。 如果我們能把以往經歷當成資源, 善用這些資源, 就能夠受益。

要更幸福地生活, 我們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習成長:

1.一致性。 就是要對自己誠實, 坦誠地面對自己的情緒, 接受自己, 不自己欺騙自己。 在親密關係中, 我們需要更好地學會如何一致性地表達自己,

尊重自己的感覺, 不指責也不討好, 而是真誠地相待。

2.自我價值(自尊)。 每個生命都有他的價值, 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提高自我的價值, 尊重自己, 愛自己。 無論舊有的成長模式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經歷與感受, 都值得尊敬和讚美。

3.做出選擇。 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過去, 但可以選擇過去事件對我們的影響;更重要的, 我們可以選擇現在如何生活。 在薩提亞模式中, 我們注重來訪者有什麼選擇, 支持來訪者對自己負責, 做出更好的選擇。

4.應對方式。 我們不教人該怎樣做, 也不是讓人們依賴治療師, 而是幫助人們學會如何成長, 如何更好地應對生活。

5.人與人的聯結。 人不能在孤立中生活, 需要和他人的聯結, 在關係中生存與成長。

在薩提亞模式中, 我們通過接觸、體驗、練習等各種方式, 説明人們更好地與他人溝通、聯結。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