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冬季晨練前後應這樣飲食

冬季鍛煉身體的時間最好在上午9時至11時或下午2時至4時。 但很多人習慣晨練, 或其他時間難以安排體育運動, 那也無可厚非。 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之外, 還應在飲食方面做一些相應的調節, 讓運動既愜意又安全。

■晨起先補水

晨起喝杯水不但可以預防晨練出現意外, 還有利尿排毒、防治便秘、促進全身血液迴圈的功效。 冬季晨起後喝溫開水以1杯(150~200毫升)為宜。 老年人晨起先補水可使迴圈血量增加, 血液黏稠度降低。 老年人如果在夜間所丟失的水分未及時補充, 會使體內血容量相對不足, 加上清晨生理性的血壓升高,

易在晨練時發生心腦血管疾病, 特別是急性心肌梗死。

■切忌空腹晨練

空腹晨練實在是一種潛在的危險。 在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 不進食就進行1~2小時的鍛煉, 腹中已空, 熱量不足, 再加上體力的消耗, 會使大腦供血不足, 哪怕只是短暫時間也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頭暈, 嚴重的會感到心慌、腿軟、站立不穩, 心功能不太好的老年人會發生突然摔倒甚至猝死的意外事故。

■晨練前飲食宜少量清淡

晨練前的飲食應以少量、鬆軟、可口、溫熱的食物為宜, 如熱牛奶、熱豆漿、粥、燕麥片、藕粉、餅乾、點心、小蛋糕、白煮雞蛋等等。 如能有一碟可口小菜如涼拌黃瓜、涼拌蘿蔔絲佐餐更好, 量不必大, 但要吃得營養、舒服。

■晨練後不宜吃過燙食物

冬季清晨天氣寒冷, 加上機體尚未消除睡眠帶來的低體溫。 此時, 冷空氣會對鼻腔、氣管和咽、食道產生暫時的降溫作用, 使機體出現“冷適應”。 鍛煉結束後, 若不稍事休息就馬上吞食剛剛燒好的稀飯、麵條、湯圓等過燙食物很容易發生出血、便血等症狀。 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血管脆性增加者, 尤其是體弱者和老年人身上, 所以這些高危人群更應多加小心, 晨練後早餐前再喝些溫開水, 增加機體的適應性, 避免食道和胃受到燙熱食物的刺激。

如果天氣特別寒冷, 最好先在樓道裡做好準備活動, 讓機體逐漸過渡到“冷適應”。 鍛煉結束後, 也要在樓道裡進行“休整”, 再讓機體逐漸過渡到“熱適應”。

進入家門後, 經過半小時的放鬆、調整, 再吃早餐為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