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5類失眠的鑒別診斷

有些疾患與失眠的症狀類似, 很容易發生混淆, 特別是下面這幾種, 需要仔細鑒別。

睡眠衛生不良 睡眠衛生不良可直接導致失眠, 當糾正不良的睡眠習慣後, 失眠即可緩解。 而心理生理性失眠則是指與促發因素無關的失眠, 例如在改變不良睡眠習慣並持續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後, 患者的睡眠問題依然存在。

抑鬱症 心理生理性失眠與抑鬱症相區別的基礎在於抑鬱症患者可存在其他“自主神經症狀”, 如食欲減退、明顯的晝夜性情感節律波動和消化道不適等。 亦應考慮到容易導致抑鬱症的近期生活事件,

臨床上可見抑鬱症的很多生物學指標, 如REM睡眠潛伏期縮短、地塞米松失抑制或早晨覺醒過早。 診斷慢性抑鬱症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抑鬱症雖然可呈隱襲性發病, 但抑鬱仍然可以是首發事件, 而非睡眠差和相關的疲勞與挫折感的反應。

廣泛性焦慮障礙 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在覺醒狀態下也可見到焦慮症狀, 社會適應能力明顯受損。 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的核心症狀表現為失眠, 相關的臨床症狀為持續覺醒狀態的後果。

調節性睡眠障礙 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在臨床症狀出現前, 也可能因為各種應激性事件導致調節性睡眠障礙, 表現為一段時間的失眠, 當應激性因素消失後, 睡眠可以恢復正常。 但此時如果患者仍然過分地全神貫注於自己的睡眠問題或擔心自己睡不著,

則表現出心理生理性失眠的臨床特點。 當臨床症狀符合診斷標準中的某些疾病時, 則不應將心理生理性失眠作為主要診斷。

短睡眠者 短睡眠者覺醒後能夠獲得清醒的感覺, 不會因為由於睡眠時間短而對日間功能產生不利的影響。 而在特發性失眠患者, 由於所獲得的睡眠時間減少, 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 因此在日間活動受到影響, 可以表現為警覺性下降和慢性疲勞等。

心理生理性失眠是患者過分注意睡眠問題引起的失眠。 主要是間歇性緊張狀態導致睡眠品質差和兩種適應不良的行為, 包括越努力想睡就越緊張的惡性循環, 按患者的話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去睡”;就寢習慣、就寢固定性行為和與睡眠相關的活動使患者條件化,

造成挫折和覺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