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才喝, 好水也傷身
快節奏的生活常常讓我們忽視了諸如喝水之類的身體的基本需求, 很多人往往是等到口渴了才想到要喝水。
事實上, 人體中的物質75%是水, 當人體失水量達體重的2%時, 才會感到口渴, 也就是說:當你感到口渴的時候, 你的身體已經處於慢性缺水狀態了。 喝水並非越多越好
還有更多的人只強調水的解渴作用, 而忽視了水的營養作用。 我們身體所需的大量營養素只有通過水的稀釋和迴圈作用才能參與代謝, 被人體吸收。 此外, 長時間缺水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 誘發神經系統及心腦血管疾病。
蜻蜓點水, 喝了不解渴
為什麼我們保持了每天八杯水的補水量還常常會感到口渴?這裡除去生理性疾病的原因, 也可能是飲水方法不當造成的。 通常大多數人都是一口一口慢慢地喝, 大家都會想當然地認為這是對的, 其實不然, 這樣的飲水方式, 只有70%的水分被人體吸收, 而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一次喝200毫升。
礦化成分, 多了反成害
礦泉水因含有人體所需要的一些礦物質而深受喜愛。 但有些人片面強調水中礦物質含量, 認為礦物質含量越高越好。 其實不然。 飲用水中應該含有適量、平衡的礦物質, 但礦物質含量高並不能完全說明水的活力強。 水中礦物含量超標時, 還會危害人體健康。 例如, 當飲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毫克/升~0.05毫克/升時對人體有益,
飲料代水, 花錢買身病
有的人就是只喝飲料不喝水的。 看到這裡你可千萬別大驚小怪, 仔細想想身邊的那些孩子——被速食文化催生出來的人群, 他們不就是成天拿著瓶可樂、果汁, 卻從來不喝沒有味道的白開水嗎?
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飲料中含有的香精、色素對健康極其不利。 用飲料代替飲用水, 不但起不到給身體“補水”的作用, 還會降低食欲, 影響消化和吸收;長期飲用含咖啡因的碳酸性飲料, 會導致熱量過剩, 刺激血脂上升, 增加心血管負擔;另外, 對兒童來說, 碳酸性飲料會破壞牙齒外層的琺瑯質, 引發齲齒。
時間一長, 沸水變廢水
飲用水煮沸時間過長或多次煮沸的水會影響人的血液迴圈和神經功能,
產生疲勞、噁心的感覺,
這是因為水在煮沸時間過長的情況下,
會分解出一種叫“亞硝酸銀”和“砷”的物質,
過量的“亞硝酸銀”和“砷”通過血液迴圈進入人體,
會引發慢性血液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