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根除恐懼先溫暖自己的“膽”

先天膽子小的人, 要練練膽子, 克服恐懼感。 中醫認為:“膽為中正之官, 謀慮出焉。 ”膽小說明一個人的正氣不足, 因此要鍛煉膽氣, 提高自信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而中醫認為“恐”傷腎, 為腎氣不固的表現, 又因為腎司二陰, 主骨生髓, 故腎虛膽小之人在小時候經常會在受驚嚇之後, 出現遺尿, 腿骨震顫, 瑟瑟發抖。 膽的功能是“主決斷”, 故膽氣虛之人, 決斷無權, 自然易恐易驚, 猶豫不決。 所以, 中醫治療受驚嚇後引發的膽小怕事症狀, 主要從肝膽和心腎入手, 柔肝攝魂, 溫膽鎮怯, 寧心安神, 補腎壯志。

每年春節前後醫院都會接收被鞭炮炸傷眼球的患者。

放鞭炮還會讓其他人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尤其是對鞭炮恐懼的人, 一聽到炮聲很容易受到驚嚇而失神走魂。

我在年後接診的一位患者王女士就是一個因受到鞭炮的驚嚇而吃不好、睡不著的人, 她老說放鞭炮聲把她的腦袋震裂了。

原來, 王女士小時候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鞭炮的過程中, 被一個飛來的鞭炮給炸傷了。 雖然外傷並不嚴重, 但從此成為她心裡的陰影, 鞭炮是她不願意觸碰的一個東西, 炮聲更是讓她心裡煩躁, 甚至在聽到炮聲之後會出現心慌氣短的症狀, 一點點炮聲足以令她覺得聲音已經達到震耳欲聾的地步了。 但她無法禁止別人在社區裡放炮, 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著,

直到受不了了, 才來尋求醫生的幫助。

而我能幫助她的, 就是從補心安神、溫膽鎮怯的角度入手, 讓她吃溫膽壯志膏, 以幫助她舒心、補心氣、強膽氣。 由於王女士的驚嚇來得比較突然, 並且王女士受驚嚇的程度較重, 所以, 我在水煎藥裡多加了磁石與五味子兩味藥, 以加強鎮靜安神的功效。

王女士2周後便來複診, 說這帖膏藥算是平息了她的驚嚇, 她又能一如往常地工作、生活了。

我囑咐她, 最好還是堅持服用膏藥1個療程, 大約1個月的時間, 一定能對助膽有所幫助。 另外, 我自然要告訴她, 唯有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才是從今往後在生活上毫無心理阻礙的最好藥方。

肝鬱氣滯、清陽不升, 也會導致惶恐、驚恐。

小宋由母親陪同來我這兒看病,

由於小宋的情緒不太穩定, 多數時間都恍惚呆滯, 因此由她母親代為講述她的病情。

她母親介紹, 小宋上週末在工廠裡值夜班, 午夜時被某個聲音給嚇到了。 隔天上午同事來交接班的時候, 就見到小宋眼眶發黑, 神志恍惚, 精神不濟, 於是同事趕緊叫車送她回去休息。

之後的一周裡, 小宋還是照常上班, 也沒有再排夜班, 但從那之後, 小宋就變得不太愛說話, 晚上睡覺時總得開著燈, 聽不得一點響聲, 而且睡覺時總是翻來覆去的。 她的母親覺得這樣不是辦法, 於是帶著她趕緊上醫院來看看。

聽完以上敘述之後, 我想著小宋的情況應該是那天吃得過多, 又一下子給嚇著了, 一時胃失和降, 食積、痰火內擾神明,

神明不得內守所致。 於是給小宋開了滌痰鎮怯藥。 小宋剛 服藥一周, 神態就恢復正常了。

有的人是天生膽子小, 特別容易受驚嚇。 有的人則是在親歷了某件特定事情之後, 因為沒有及時解開心結, 一有外來的刺激, 便處處受驚、時時擔驚害怕。

小呂看診時告訴我, 小時候父母曾帶她去騎馬, 但她因為沒有扶穩, 從馬上摔了下來, 雖然沒受外傷, 可是她從此非常害怕騎馬、騎車等要獨自坐在高處的活動。 本來她想著都上大學了, 也到了該克服這個心理障礙的時候了, 偏偏她上周騎自行車的時候, 又從自行車上跌了下來, 原因是騎車的時候太緊張了, 未顧及路旁的事物, 與一輛車擦肩而過, 本來沒什麼事的, 但她嚇得趕緊從車上跳下來,

摔了個跟頭, 把膝蓋都摔青了。 在那之後, 她變得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上課時注意力也不集中, 膝蓋的傷好得也特別慢, 弄得她心煩焦躁, 於是想來看看病, 看能不能吃點藥讓自己的心靜一靜, 好繼續挑戰騎車這項活動。

小呂之所以有這些表現, 主要還是因為她的害怕一些特定事物的心理, 反映在外就變成了心煩急躁。 所以治療需要標本兼顧, 既要養陰潤燥, 又要清心除煩。

3周後, 小呂來複診時告訴我已經沒有心煩想發脾氣的感覺了, 而且也重新踩上了自行車, 慢慢地也就不那麼害怕了。

溫膽壯志膏

水煎藥:茯神150克、遠志120克、石菖蒲100克、龍齒200克、生黃芪150克、龍眼肉100克、竹茹100克、炒棗仁150克、柏子仁100克、玳玳花100克、清半夏100克、麥冬100克。

成膏藥:阿膠100克、鹿角膠60克、龜板膠60克。

調味藥:珍珠粉30克、羚羊角粉15克、荊花蜜100克、黃酒250毫升。

製作方法:先將阿膠加入黃酒中浸泡一夜。第二日,將水煎藥煮2次,每次煎出300毫升藥液;將龜板膠和鹿角膠一起加入泡有阿膠的黃酒中,放入蒸鍋蒸熟烊化;然後,將水煎藥液同烊化膠混合攪勻,上火熬煮15分鐘後關火,放涼後加入珍珠粉、羚羊角粉、荊花蜜,和勻,裝入潔淨乾燥的器皿之中,存放於冰箱。此為一個月左右的膏滋量。

用藥加減原則:納呆、食少者,可加山楂、神曲、砂仁以醒脾開胃;睡眠不寧者,可加夜交藤、合歡皮,以養心安神;睡不著者,可加生棗仁;口咽乾燥者,可加生地、石斛;虛火燥熱者,可加丹皮、知母。

服用方法:溫水兌服,一次2匙(約10毫升/匙),頭兩周早、晚飯後各1次,第3至4周內,於中飯後服用1次,之後隔一日的中飯後服用1次,連續服用4至6周。

功效:補心安神,溫膽鎮怯,適合容易心神不寧、肝郁不舒,症見口苦、心慌、易受驚、眠差夢多的患者。

注意事項:本方較不適合陽亢證見躁動不安、抽搐、煩躁的患者使用。另外,有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潰瘍病史者,需去掉阿膠。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成膏藥:阿膠100克、鹿角膠60克、龜板膠60克。

調味藥:珍珠粉30克、羚羊角粉15克、荊花蜜100克、黃酒250毫升。

製作方法:先將阿膠加入黃酒中浸泡一夜。第二日,將水煎藥煮2次,每次煎出300毫升藥液;將龜板膠和鹿角膠一起加入泡有阿膠的黃酒中,放入蒸鍋蒸熟烊化;然後,將水煎藥液同烊化膠混合攪勻,上火熬煮15分鐘後關火,放涼後加入珍珠粉、羚羊角粉、荊花蜜,和勻,裝入潔淨乾燥的器皿之中,存放於冰箱。此為一個月左右的膏滋量。

用藥加減原則:納呆、食少者,可加山楂、神曲、砂仁以醒脾開胃;睡眠不寧者,可加夜交藤、合歡皮,以養心安神;睡不著者,可加生棗仁;口咽乾燥者,可加生地、石斛;虛火燥熱者,可加丹皮、知母。

服用方法:溫水兌服,一次2匙(約10毫升/匙),頭兩周早、晚飯後各1次,第3至4周內,於中飯後服用1次,之後隔一日的中飯後服用1次,連續服用4至6周。

功效:補心安神,溫膽鎮怯,適合容易心神不寧、肝郁不舒,症見口苦、心慌、易受驚、眠差夢多的患者。

注意事項:本方較不適合陽亢證見躁動不安、抽搐、煩躁的患者使用。另外,有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潰瘍病史者,需去掉阿膠。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