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飯前服藥。
對需要長期服藥的老人來說, 要留心服藥時間。 一些常用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對胃腸有明顯的刺激, 長期飯前服用會損傷胃黏膜;有些藥物, 如胃酶片、澱粉酶等需要和食物一起服, 才可及時且最大地發揮助消化作用, 也不易在飯前服用。
適合飯前服用的大多是, 對胃無刺激性的藥物、助消化藥物如食母生、胃蛋白酶等;或者是需要在胃腸道局部發揮治療作用的藥物, 如收斂藥、吸附藥、利膽藥等;有些降糖藥也適宜飯前15分鐘左右服用。
2吃飽就動。
很多老人對“飯後百步走”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3飯後喝茶。
飯後一杯濃茶是很多老人多年的習慣, 此舉同樣傷胃。 飯後立刻喝茶, 會沖淡胃液, 影響食物消化吸收。 茶葉的茶鹼, 會干擾蛋白質、微量元素的吸收。 正確的做法是, 飯後一小時再喝茶, 且沖泡不應太濃。 如果怕飯後口渴, 可以在吃飯時搭配湯水。
4吃剩飯菜。
大部分老人都很節約, 剩飯剩菜不捨得丟掉,
5懶得咀嚼。
有很多老人因為牙口不好, 咀嚼困難而“囫圇吞棗”, 此舉對老人十分有害。 老人食管內壁的彈性弱, 不能適應突然擠壓, 嚴重時食道可能被撐脹破裂, 因此老人吃飯一定要細嚼慢嚥, 食物咀嚼得越細, 就越能減輕胃腸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