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要富養, 我們全家都贊同。 在我家裡, 任何東西涉及到秧秧, 都會格外講究三分。 不但品質要求高, 數量上也只多不少:不管什麼東西, 只要我覺得秧秧想要或者需要, 我就去買了給她。 她喜歡貼紙, 我一買就是幾大本。 她喜歡畫畫, 我就給她買很多彩筆。 她喜歡積木, 我一買就是好幾套。 她偶爾對鈴鼓有興趣, 我就買了整套的奧爾夫教具回來。 她喜歡橡皮泥, 把橡皮泥搓碎, 幹了也不放進盒子, 我就每週像買菜似的補充橡皮泥……
除了秧秧明顯的興趣, 我隨時看見有趣的東西都帶回來給她:戴帽子的機器貓,
秧秧會說話後, 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 有時候也會想要一些東西。 基本上只要她說句想要, 只要家裡裝得下, 我都會買了給她。 我總想, 女孩子眼巴巴盼著別人的東西不好, 只是些玩具而已, 何必不滿足她呢?偶爾也記得給她灌輸一些金錢觀念, 告訴她物質不能無限滿足, 媽媽不是有錢人。 然而一個兩三歲的孩子, 大部分時間要的的確都是微不足道的東西, 哪裡忍心不給她買呢?不過是個自行車,
玩具以外, 還有衣服。 恰好秧秧也天生無敵愛美, 讓我打扮起來很有成就感。 除了各種款式的衣服, 我還給她買了很多手袋, 打底褲, 絲襪, 髮卡, 發帶, 圍巾, 帽子, 手套, 鞋子……
總之, 無論是玩具還是衣服, 我都不吝於付帳。 我就像一個不按季節出場的聖誕老人, 經常無緣無故地給秧秧送禮物。 不是新玩具, 就是新衣服。 這些東西在家裡越堆越多, 為此我一次次擴大她的收納地盤:專用的小衣櫥, 專用的遊戲區, 專用的抽屜櫃。
然而不管多麼海量的收納空間, 仍然會被迅速填滿。 除了我在無盡地滿足秧秧的物質需求, 秧秧的姥姥奶奶, 也會經常買東西給她。
直到新年那一天, 秧秧過生日,
要說富養, 倒也真是看出點效果:秧秧變成了一個對物質給予沒感覺的孩子。 再好的東西給她, 她都覺得是理所當然。 似乎倒是淡定了, 公主范兒了,
秧秧被我們的富養政策養出了討厭的公主病, 我和秧爹開始反省。 富養女兒, 是希望她眼界開闊, 氣質高貴, 不要輕易為物質所誘惑。 但絕不是希望她窮奢極侈, 不知感恩, 家裡亂得像狗窩。 於是, 在一月一日, 秧秧生日的當晚, 我和秧爹鄭重跟秧秧商量, 清理她的遊戲區。 把所有她近期沒有碰過的玩具都處理掉, 送給樓下收破爛的。
很多朋友說:你不要清理孩子的玩具, 她會想念的。 那你們可就太小看這富養的破壞性了——在我們清理玩具的時候,
秧秧的遊戲區有十幾個箱子, 清理之後至少空了一半。 我們留下了部分毛絨玩具, 奧爾夫音樂教具, 車子模型, 積木, 樂高拼插和培樂多橡皮泥套裝, 名牌電動玩具以及她的廚房套裝之類(這樣一數, 其實也還是不少啊)。 其餘的基本都處理掉了。 面對這清爽的遊戲區, 秧秧突然開始認真地玩兒玩具了。 她每天認真地坐在清爽的檯子前忙活, 一玩兒就是半小時以上——當遊戲區只剩下幾件玩具的時候, 她的目光終於落在了它們身上, 她也終於發現這些東西原來是這麼的有趣。
秧秧的遊戲區從一開始打造到現在,變化了好幾次樣子。但以前幾次都是在充實,豐富。唯有這一次是去掉,簡化。因為我想給她珍惜、專注、條理和感恩。這不是任何玩具,但我相信這會是讓她受益終身的最好的禮物。
她也終於發現這些東西原來是這麼的有趣。秧秧的遊戲區從一開始打造到現在,變化了好幾次樣子。但以前幾次都是在充實,豐富。唯有這一次是去掉,簡化。因為我想給她珍惜、專注、條理和感恩。這不是任何玩具,但我相信這會是讓她受益終身的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