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 作為人生第一套牙齒的乳牙一直承受著不公正待遇, “遲早要換”是諸多家長對它漠不關心的最大理由。 然而, 在兩套牙齒交替的過程中, 乳牙如果出現嚴重的畸形或健康問題時, 不但會連累到恒牙的正常發育, 甚至威脅到整個口腔健康。
漂亮寶寶看過來 “地包天”矯正需及時
囡囡今年4歲了, 長得挺漂亮,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囡囡下巴有點突。 前兩天, 囡囡媽聽說囡囡是因為乳牙“地包天”了, 下巴才突的, 說不定等換了恒牙就會恢復正常的。 囡囡媽媽覺得很奇怪, 自己和她爸爸下巴都不怎麼突出,
專家點評:前牙的反咬合就是俗稱的“地包天”, 對於幼兒“地包天”的現象家長還是應該關注的。 除去遺傳的因素, 大多數反咬合的發生是由於幼兒不良習慣引起的。 在嬰兒哺乳期間, 就可能因為餵養姿勢不正確或奶嘴開口過小等原因而形成“地包天”。 在成長過程中也可能因為各種不良原因造成反咬合, 長此以往會對兒童的牙列甚至頜面部的發育造成影響。 因此, 一旦發現這種情況, 家長需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在孩子能夠配合的情況下, “地包天”是可以早期矯正的。
好動寶寶看過來 落牙勿用紙巾包
“嗚嗚, 媽媽, 媽媽……”剛吃完晚飯的媽媽突然聽見6歲的兒子大哭起來, 急忙一看, 嚇了一跳。 原來兒子在玩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 上面的門牙不巧撞在了桌腳上, 整個牙齒都摔脫落了, 牙齒當時就掉在地上。 媽媽急忙查看傷口, 看見脫落牙齒的傷口正在出血, 趕緊讓孩子咬住餐巾紙止血。 過了半個多小時血止住了。 媽媽想現在已經是晚上, 又住在郊區, 覺得還是第二天再去看醫生吧, 於是就把牙齒撿起來包在乾淨的紙裡。
專家點評:牙齒的完全脫位是牙外傷中最需要及時治療的類型。 當家長或老師遇到類似的情況時要反應鎮定且迅速。 對於脫落的牙齒要選擇正確的保存方法,
嘴饞寶寶看過來 乳牙齲齒別大意
林林今年5歲, 由於平時愛吃糖, 嘴巴裡有很多蛀牙。 前面的門牙和裡面的大牙都壞了。 半年前他叫牙痛, 媽媽要帶他到醫院看牙, 林林奶奶卻說乳牙很快就換的, 不看也沒關係。 林林痛了兩天之後, 果然不痛了。 可是一周前, 林林痛過的那顆牙的牙肉上, 冒出了個小包, 林林吃飯的時候, 一碰到那個包就痛, 吃不下飯。 這下奶奶著急了, 帶他到醫院看牙, 醫生說牙齒發炎了, 需要抽牙神經, 這可把林林的奶奶嚇壞了, 一旦抽了神經, 新牙不也沒神經了嗎?在奶奶的強烈要求下,
專家點評:對於兒童需要“抽牙神經”, 家長大多抱有害怕的心理, 可是當齲病不斷發展, 牙神經發生不可逆的炎症時, 那麼去除壞死的牙神經就是根治的方法。
如果壞死的牙神經未能得到及時徹底的治療, 將會進一步發展形成經久不愈的慢性病灶, 可表現為牙齦上反復出現膿包, 久而久之甚至會影響到後繼恒牙的健康。 當病情延誤不得不過早拔除乳牙時, 兒童的咀嚼功能、牙的排列、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