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 人們紛紛脫掉了厚重的冬裝, 對於老年人來說, 身上可以適當少穿些, 但膝蓋萬萬不能疏忽, 尤其不能過早脫掉護膝。
隨著年紀的增長, 骨頭會變得脆弱, 已經退化的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比年輕人大得多。 膝關節的髕骨由兩條骨肉拉伸, 懸浮在腿骨交匯處, 非常容易滑動。
日常生活中, 老人的髕骨還能在小範圍內正常活動, 一旦受力不當, 極易受傷, 因此老人最好常備一副護膝。 尤其是春季, 風大、溫差大, 和煦的春光經常會令人忘記“倒春寒”的侵襲, 讓保護了一整個冬天的膝蓋遭了秧。 如果老人膝蓋著涼,
建議老年人春天也要戴副護膝, 不僅有助大腿和小腿在活動時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 髕骨不易滑離原位, 減少膝蓋的壓力, 還有非常好的保暖作用, 防止老寒腿惡化。 尤其是膝關節已經受傷、發生退行性病變或體質指數(BMI指數, 即體重(公斤)÷身高2(米))高於24的老人, 更需要戴護膝。
不同材質的護膝有利有弊, 老年人可按照自身情況挑選, 並根據天氣變化適時更換。 棉護膝透氣性、吸濕性強, 但縮水率較大, 水洗和穿著後易起皺變形, 保溫性一般, 而且不耐黴菌;羊毛、兔毛、駱駝毛等製成的毛護膝保暖性高, 但透氣性偏差, 發汗後不宜散發, 防蟲蛀性差, 使用一段時間後給人一種陳舊乾枯之感;皮護膝透氣性、保暖性好,
購買護膝時, 最好能親自試穿, 並走動一會兒, 如果小腿有腫脹的感覺, 或膝蓋過度受限, 就說明護膝太緊太厚, 妨礙了下肢血液迴圈, 最好更換尺碼, 或選擇敞開式護膝, 能最大限度地貼合膝關節。 需要提醒的是, 很多老人圖方便, 直接把護膝戴在褲子外面, 這樣做大大降低了其穩定性, 保護效果不理想, 建議戴在褲子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