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 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 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 長期體位不正、彎腰工作或經常腰部持續負重及老年人是該病的高發人群。 那麼, 腰肌勞損病患該如何正確鍛煉治療呢?
常見的腰肌勞損的症狀為腰或腰骶部疼痛, 反復發作, 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 時輕時重, 纏綿不愈。 腰部可有廣泛壓痛, 脊椎活動多無異常。 急性發作時, 各種腰肌勞損的症狀均明顯加重, 並可有肌肉痙攣, 脊椎側彎和功能活動受限。
勞累時加重, 休息時減輕, 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 活動過度又加重腰肌勞損的症狀。 不能堅持彎腰工作。 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腰部有壓痛點, 多在骶棘肌處, 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 也無明顯腰肌痙攣, 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腰肌勞損如何正確鍛煉
1、眾所周知, 小燕飛是治療腰肌勞損的有效鍛煉方法。 但對於那些腰肌力量較弱或肥胖的患者來說,
2、腰背肌鍛煉的次數和強度也要因人而異。 一般情況下, 患者每天可練10餘次至百餘次, 分3~5組完成。 但患者在鍛煉中需循序漸進, 逐漸增加鍛煉量, 不能一蹴而就。
3、鍛煉時, 患者不可突然用力過猛, 以防因鍛煉腰肌而扭傷腰部。 另外, 如果患者在鍛煉後感覺腰部酸痛、不適、發僵等, 應適當地減少鍛煉的強度和頻度, 或停止鍛煉, 以免症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