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 吃野菜成為了很多人的養生的習慣, 認為只要是野菜就會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 野菜是不宜多吃的, 並且在吃的時候也會有很多的講究。 在吃野菜時如果不注意這些就會容易出現中毒的症狀哦。
吃野菜中毒怎麼辦
野菜不僅含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 而且植物纖維更為豐富, 有的野菜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比栽種的蔬菜高幾倍甚至幾十倍。 而且大多山野菜生長于山林之中, 未受到現代工業和農藥化肥的污染, 尤為珍貴。
民間傳統採食的野菜,
接下來, 就來瞭解瞭解吃野菜應該注意的是什麼吧。
吃野菜的注意事項
烹飪方式。 野菜不同於家種的蔬菜, 因此在食用的時候必須要特別注意烹飪的方式, 否則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有毒物質的形成, 並且也會造成營養的浪費。 美食達人提醒, 野菜的烹飪注重保持其“野味”, 最常用的烹飪方式主要以炒食、涼拌、做餡為主, 或者還可以溜、燴、燒、煮。 野菜同樣可以做湯飲用,
某些營養素含量高不一定營養價值高。 人們採食野菜, 既是一種生活情趣, 有時也是為了追求其健康及營養價值一些野菜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相對高於人工種植的蔬菜, 而且其中的營養素含量與野菜種類也有關係, 即便在同一塊土地中生長出的野菜, 不同的種類在生長過程中從土壤中吸收的成分也不盡相同, 如香椿中的蛋白質含量較高, 薺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維生素等, 但某些營養素含量高並不等同於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而且野菜中某些營養素含量較高時相對而言, 並不會比人工種植蔬菜高出太多, 完全依靠某種野菜攝入營養素或達到某種養生效果的觀點是錯誤的,
浸泡野菜。 並不是所有的野菜都是清洗乾淨後就可以直接食用 , 有部分野菜在清洗乾淨之後還要浸泡一段時間, 這樣其中的有毒物質以及過敏物質才會析出。 比如像山藥菜、山蒜等, 這些野菜如果沒有浸泡後就直接使用的話, 會誘發多種身體不適症狀。
避免有毒野菜, 儘量採集熟悉種類。 一般來說公路兩旁的野菜污染相對嚴重, 另外, 在不能明確是否噴灑農藥的田地的野菜儘量避開, “有些野菜會在接近農田和果園的地方生長, 果園往往果樹結果之前打藥, 現在也正是人們挖野菜的時節。 ”廢棄建築物附近生長的野菜也不建議採集, 另外, 有些野菜本身是有毒性而且很難辨別,
除此之外, 吃野菜還會有哪些禁忌呢?
吃野菜的禁忌
野菜不可多吃。 野菜一般較少受到污染, 也確實別有風味, 可謂天然食物, 但凡事講究適度, 過量進食野菜, 因多數野菜性涼致寒, 易造成脾寒胃虛等病。
多數野菜性寒味苦, 能敗火, 但多吃會傷及脾胃, 引發胃痛、噁心、嘔吐等輕微中毒症狀。 比如野生薺菜吃多了, 就會導致脾胃虛弱、血淤氣滯。 因此, 不管是什麼野菜, 嘗嘗新鮮就可以了, 不要長期和大量食用。
久放的野菜不能吃。 野菜最好是現采現吃, 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鮮, 而且營養成分減少, 味道很差。
由此看來, 野菜雖然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