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養生要學會戒“六心”
憂心 中年人總有很多的事要想、要管、要做,公事私事交叉繁雜,肩上責任不輕。在現實生活中憂心忡忡的中年人居多。這對中年人來說,需要的是擺脫憂心的困惑,凡事要想得開,要有順其自然的心態,這對身心健康有好處。 死心 中年人工作和生活了幾十年
2009-08-03 10 -
老年人如何保持良好心態
醫學臨床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緒是維持人的生理機能正常的前提。美國有位哲學家說過:“生命的潮汐因快樂而升,因痛苦而降。” 那麼,老年人如何使自己的情緒保持在良好的狀態呢? (1)對各種事情傾注熱情,積極參與生活。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把握住熱
-
老年夫妻 講究心理衛生
某部離休幹部,夫妻均為60歲以上的老同志,為子女之事鬧得各自分居、分食,未及三年,二位老人相繼去世。有學者調查50位90歲以上的老人,夫妻同居20年以上者占 68%,同居50年以上者 41%,同居60年以上為26%。說明穩定和諧的夫妻
-
老年人應該各有各的朋友
人的情緒都是需要出口的,老人也不例外。如果老人每天只有老伴作為唯一的依靠,就會傾向于對老伴要求過高,把老伴當做自己唯一的情緒出口。這時候,如果老人能有一些朋友整天說說笑笑,相當於分散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對老伴的苛求自然就會減少,夫妻關係
-
切記:勿傷老人的自尊心
自尊是一種相信自身存在價值的能力。自尊受挫或自尊不強,就有可能產生自卑、消沉、沮喪以至喪失自信心。退休後,老年人的生活重心轉向家庭,所以在家庭中子女應該幫助老人重新構建自尊,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第一,要讓老年人有種家的歸屬感。俗話
-
老年人如何調適喪偶心理?
那麼,怎樣才能儘快擺脫和縮短喪偶後因過度悲傷而引起的心理障礙呢?一般可採取以下幾種心理調適方法: 1、避免自責。老年人喪偶後,常常會責備自己過去有很多地方對不起老伴。這種自責、內疚的心理使老年人整天唉聲歎氣,愁眉不展,削弱了機體免疫功
2009-07-21 13 -
“老來俏”讓老人身心健康
心理學家認為:老年人注意修飾和穿著,會在內心產生一種青春活力;經過打扮會顯得大方、端莊、有風采,能使老年人產生"我還不老,我還年輕"的良性心理。國外學者曾對1438名60-80歲平時講究穿著打扮的老年人進行過調查,發現有90%以上的老
2009-07-21 46 -
養老,不止是精神贍養
面對老人的精神需求,養老的一個高層次問題----精神贍養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 精神贍養是多層次和多方位的,直接參與提供的精神贍養效果固然很好,但間接提供條件的精神贍養也很可貴。以下幾點是構成精神贍養不可忽視的。 其1、幫助獨身老人找個
2009-07-17 17 -
老人心理平衡6大秘訣
奉獻 退休了,在有生之年,繼續發揮餘熱,你就能享受繼續奉獻的樂趣。生活中要助人為樂,樂意助人可以證實自己存在的價值,更可獲得珍貴的友誼。不要處處與人競爭,與人相處“和為貴”。 目標 老年人要不服老,老有所為,就要有遠大的生活目標。但也
2009-07-17 42 -
老年人“黃昏戀”心理
一.傳統觀念的束縛,使得喪偶的中老年羞于再戀愛成家。 二.克服阻礙黃昏戀的不良心理因素。 (1)怕子女干涉。 (2)“看破紅塵”不願再戀。一般發生在多年夫妻或家庭感情不和睦的喪偶者身上。他們對再婚已無興趣,甚至厭惡婚姻生活,希望一個人
2009-07-17 16 -
提醒:閒聊有益於老人身心
現實生活中常能看到,有些老人在退休後變得失落、抑鬱,此時如果能積極參與社區活動,與老夥伴們一起高談闊論,老人的精神狀態就會大為改觀。韓布新博士解釋說,這是因為閒聊對體力、腦力都有一定的鍛煉,同時還可以讓老年人把身心融入社會群體之中,排
-
必知:老人的九大需求
1、工作需求:離退休、病休的老年人多數尚有工作能力和學習要求,驟然間離開工作崗位肯定會產生許多想法。對這樣的老年人如不給以工作和學習的機會,自己又不能創造這方面的條件,將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2、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有個和睦的家庭
-
別讓“好老頭”擦肩而過
過分挑剔老伴難找 據李老師介紹,從總體上說,在單身老人中,男女比例懸殊,女多男少,這種比例現狀使得女性老人再婚面臨更多困難,而有些大媽在擇偶時,又十分挑剔,很不現實,所以總是難以找到合意的老伴。 擇偶困難 心理作怪 1、懷舊心理。 有
-
如何對待“返老還童”?
這類老人,平日常常會因小事而生大氣,甚至與兒孫輩們斤斤計較。 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返童現象”。它的出現,是一種人的心理異常的表現,是老年人主觀上缺乏自製能力,客觀上缺少別人關心慰藉,與周圍人失去正常溝通的一種極端表現,也是大腦功能
-
提醒:老人喊痛,莫亂關心
醫學專家指出,對於這些常喊疼痛的老人,做子女的切莫太關心。 對於這種常年累月的疼痛,醫學上稱為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一般是由有組織損傷的急性疼痛遷延而成。急性疼痛當組織恢復後,疼痛自然也就終止,但如果遇到下列因素時,就易發展為慢性疼痛。
2009-07-17 12 -
警惕:老人過分依賴會加速衰老
多給老年人一些關愛和照顧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這樣,會給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使老年人真正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終,讓他們無憂無慮地安度晚年。但如果晚年生活過分地依賴於別人照顧,也容易產生一些副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會加速
-
切記:老人不宜太懷舊
臨床醫學統計表明,有嚴重懷舊心理的老年人,死亡率和癌症、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分別比正常老年人高3~4倍,同時也易導致老年性癡呆症、抑鬱症和消化性潰瘍等病。 老年人克服“”可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正確評價一生中的“是”與“非”,不要為“是”沾
-
老人延年益壽貴在“和”
與人之和 與他人和睦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讓心態處於輕鬆自如之狀,有利於人體內分泌有益激素,如酶類、乙醯膽鹼等,進而使神經系統的功能處在最佳狀態,並使機體抵抗力增強。如人際關係緊張,長期處於緊張激動,委屈憂傷的不良情緒中,就會罹身
-
老人“空巢”勿“空心”
首先,老人要對親子關係有一個正確認識:無論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是獨立的個體,二者不是附屬關係。子女就像鳥兒一樣,幼時依偎父母,羽翼豐滿後自然要離巢飛去。子女的離家是成熟和獨立的標誌。在子女離家前,父母就應該調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和生活節奏,
-
掌握老人心態五步走
單看這幾個數字可能會讓人一頭霧水,其實這是醫生在指導老人如何生活得如何更快樂、更健康,可概括為五個小守則: 一是指辦事要靈活點兒和生活要瀟灑點兒。在生活中,老人不要為一點兒小事而斤斤計較,也不要太固執。另外,老人一輩子沒享受到什麼,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