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脛骨假關節
【概述】 先天性脛骨假關節是在脛骨中下1/3處,由於發育異常致脛骨的畸形和特殊類型的不癒合,最終形成局部的假關節。自1709年Hatzoecher首先描寫本病以來已有200餘年歷史。 【診斷】 先天性脛骨假關節的治療有一定難度,不
2017-03-12 10 -
脊椎結核併發竇道
【概述】 脊椎結核併發竇道是脊椎結核嚴重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在抗結核藥物問世之前發病率為18。竇道越長,生命越短,當時死亡率高達34%。抗結核藥物特別是有了利福平等藥物問世後,其發病率明顯下降。我科1954~1985年收治脊椎結核27
-
橈骨小頭骨骺分離
【概述】 橈骨小頭骨骺分離多因跌倒時肩關節外展,肘關節伸直並外翻,橈骨小頭撞擊肱骨小頭引起的,常見於兒童肘部關節損傷。 【治療措施】 1.手法復位:多數病例效果良好,伸肘旋前、內翻肘關節,按壓橈骨小頭可復位,復位後屈時90°石膏外
2017-03-12 50 -
軟骨發育異常
【概述】 軟骨發育異常(dyschondroplasia)又稱內生軟骨瘤病(enchondromatosis),Ollier病等。其特徵為,長骨的幹骺端有圓形或柱狀的軟骨性腫塊,伴骨幹縮短及畸形,在指骨尤為常見。1899年首先由Oll
-
先天性高肩胛症
【概述】 該病為較少見的一種先天性畸形。特徵是肩胛骨處於較高的位置,患側肩關節高於健側,患肢上臂上舉活動受限,可同時合併有肋骨、頸、胸椎的畸形。1863年由Enlenber首先描述。1891年Sprengel報告4例,並討論病因,故本
2017-03-12 27 -
先天性脛骨缺如
【概述】 先天性脛骨缺如病屬肢體縱向缺陷,臨床罕見。往往伴有同側股骨近端發育不良、股骨重複畸形和足跗骨骨橋等多種畸形。 【治療措施】 該畸形複雜,治療亦很困難。通常根據脛骨缺如類型、單側病變還是雙側病變,選擇治療方法。如系單側Ⅰ型
-
先天性多發性關節攣縮症
【概述】 先天性多發性關節攣縮症是因肌肉、關節囊及韌帶纖維化,引起以全身多個關節僵直為特徵的綜合症。 【治療措施】 本病的治療面臨許多困難,因受累關節多需要多次手術。術後復發率高,需反復手術。但患兒智商多高於普通兒童,經過有效的治
-
先天性椎體畸形
【概述】 先天性椎體畸形系胚胎時椎體發育過程中分節不全或形成不全所引起。 【診斷】 詳細記錄病人的身高,包括站高及坐高,胸背的旋轉及側凸程度,雙下肢社經檢查結果,是否合併其它畸形如先天性心臟病、Sprengel畸形、齶裂等。X線片
2017-03-11 16 -
脛骨內髁骨軟骨病
【概述】 脛骨內髁骨軟骨病,又稱脛骨內翻或Blount病。是指脛骨內髁軟骨發育不良而產生的膝內翻畸形。 【治療措施】 膝內翻畸形嚴重者,可行脛骨上端截骨術。宜早期進行。有一組47根脛骨,做一次截骨即得矯行者中,只有3根大於8歲;
2017-03-11 90 -
神經性關節病
【概述】 Charcot於1868年首先描述神經性關節病故也稱為charcot關節病。此類疾病為無痛覺所引起,又有無痛性關節病之稱。常見於40~60歲,男∶女=3∶1。 【治療措施】 ①病變關節,上肢避免用力工作,下肢儘量減輕負重
-
足舟狀骨骨軟骨病
【概述】 足舟骨骨軟骨病,又稱足舟骨無菌性壞死。是指生長發育中的足舟骨硬化、扁平和碎裂。常累及4~8歲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 【治療措施】 急性期可用短腿石膏固定6周左右,然後用鞋墊。偶有因舟骨變形而致骨關節炎者,可作融合術。
2017-03-11 40 -
先天性仰趾外翻足
【概述】 先天性仰趾外翻足是一種常見的姿勢性足畸形,以全足背伸和外翻為特徵。女性多於男性,其比例約為1∶0.6。 【治療措施】 本病預後良好。輕者即患足能被動蹠屈、內翻超過中立位,則不需治療,通常在3~6個月內可自行恢復正常。對比
2017-03-11 23 -
少年性椎體骨軟骨病
【概述】 少年性椎體骨軟骨病,又稱Scheuermann病,或青年性駝背。發病年齡在13~17歲,男性略多於女性,75%的病例發生在胸椎,特別是下胸椎;25%可累及胸椎與上腰椎,特別是下胸椎;25%可累及胸椎與上腰椎。發病率不明,據統
2017-03-11 11 -
先天性橈骨缺如
【概述】 先天性橈骨缺如也稱club hand。由Petit1733年首次報告,畸形程度從單純的橈骨發育不良至橈骨完全缺如。發生率約10萬分之一。大約一半病人雙側受累。單側者右側為左側的2倍,男女之比為1:5:1。 【診斷】 根據
-
脛腓骨幹骨折
【概述】 脛腓骨幹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約占9.45%。10歲以下兒童尤為多見,其中以脛腓骨雙骨折最多,占全身骨折的5.1%,脛骨次之,占全身骨折的3.85%。腓骨幹骨折最少占全身骨折的0.59%。治療雖較容易,且多無明顯的功能障礙,但如果
-
肘內翻
【概述】 肘內翻最常見原因為肱骨髁上骨折,約占80%。另肱骨遠端全骨骺分離和內髁骨骺損傷、肱骨內髁骨折復位不良、陳舊性肘關節脫位也可造成肘內翻。 【治療措施】 治療的目的是改善功能,矯正畸形。 一.手術指征: 1.引起功能障礙
2017-03-11 30 -
肘外翻
【概述】 肘外翻最常見的原因是未經復位或復位不良的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遠端骨折。兒童肱骨內外髁骨折未能及時復位或復位不良、肱骨外髁骨骺早閉或缺血性壞死及未經復位或復位不良的肘關節脫位均可致肘外翻。 【治療措施】 一般對無肘關節功
2017-03-11 18 -
頸部急性軟組織損傷
【概述】 大多因為工作或日常生活中,頭頸突然扭閃,肌肉無準備地強烈收縮或牽拉,致頸肌纖維或韌帶等組織發生撕裂所致,也可以是在乘坐高速行駛的汽車中突然急刹車而使頸椎迅速前後擺動所致,有些病人在晨起時發生(亦稱“落枕”)。 【診斷】
-
顳骨骨折
【概述】 顳骨骨折是顱底骨折的一部分,其岩部、鱗部和乳突部中以岩部骨折最常見,其原因是岩部含有各種孔隙、管道與氣房,較為脆弱,故顱底骨折有1/3發生於此。 【治療措施】 首先按顱腦外科原則處理,應靜臥、抗休克及靜脈輸注降顱壓藥。
2017-03-11 35 -
喙突胸小肌綜合征
【概述】 喙突與胸小肌的後方通過到上肢的神經血管束。Wright在1945年就發現正常人當上肢過度外展時出現神經血管束的壓迫,這是因為神經血管束被拉緊血管束的壓迫,這是因為神經血管束被拉緊同時又受胸小肌的壓迫所致。受壓的部位在鎖骨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