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肝功能-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風市穴 2.陽陵泉穴3.足部膽反射區 1.食指揉風市穴1分鐘,以微感酸脹為宜。風巿穴屬足少陽膽經,是人體保健要穴。按摩此穴, 可以疏通肝膽氣血,肝膽和諧,則臟腑自然無恙, 從而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2.用拇指按揉陽陵泉
2015-10-26 193 -
強化肝功能-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肩井穴 2.期門穴3. 膽俞穴4.環跳穴 1、拇指輕輕點按肩井穴2〜3分沖,以感覺酸脹為宜。肩井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經穴之一, 刺激該穴,具有袪風散寒、舒筋活絡、解痙止痛的功效,多用於預防由足少陽膽經不通引起的疾病,也有調理肝
2015-10-26 224 -
增強胃動力-頭部按摩
按摩重點:承泣穴 食指點按承泣穴1分沖,以感覺微脹為宜。承泣穴屬足陽明胃經,是足陽明經、陽蹺脈、任脈交會的部位。按摩承泣穴, 能夠保證胃的正常運轉,調和胃氣,從而強化胃功能。
2015-10-26 183 -
增強胃動力-按摩原理
《黃帝內經》有雲"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所謂"倉廩之官",就是"糧倉"的管理者。胃是負責消化吸收食物的重要臟器。人進食的水穀先到達胃,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即將水谷分解成精微之物,吸收精微中的營養,再通過脾將其轉化成氣血、津液,分配
2015-10-26 277 -
增強胃動力-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 1.足三裡穴 2 梁丘穴3. 然穀穴 1.拇指按揉足三裡穴2〜3分鐘,以感覺脹痛為宜。足三裡穴屬足陽明胃經。刺激該穴,能調節胃經氣血,調和胃腑,增強胃功能。 2.拇指點揉梁丘穴1分鐘。梁丘穴為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重要穴道
2015-10-26 274 -
加速小腸吸收-按摩原理
《黃帝內經》有雲“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受盛”即承受的意思,"化物"即消化食物,是指接受初步加工過的東西,而小腸接受的正是經過胃初步消化過的水穀。小腸將這些水穀進一步腐熟,轉化成
2015-10-26 276 -
加速小腸吸收-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手部小腸反射區、足部小腸反射區 拇指按揉手部小腸反射區和足部小腸反射各2〜3分鐘,以發熱為宜。這兩個反射區是小腸在手足部的代表,按摩它們能刺激小腸蠕動,促進小腸分泌消化液,提高小腸的消化吸收功能。 學會養護小腸經 小
2015-10-26 185 -
加速小腸吸收-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關元穴2. 至陽穴3. 脾俞穴.胃俞穴 1、食.中指按揉關元穴2〜3分鐘,以感覺皮膚發熱為宜。關元穴是小腸之氣會於腹部的穴位,該穴氣血可直接作用於小腸。按摩此穴, 可增強小腸的蠕動,提高其吸收功能。 2、拇指點按至陽穴
2015-10-26 179 -
促進大腸排泄-按摩原理
《黃帝內經》有雲"大腸者, 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傳道"即轉送運輸。"變化"即指 大腸將食物渣滓變為糞便,輸送出體外,也就是傳導體內垃圾。因此,大腸運轉失常所表現 出的症狀通常與排便有關。大腸虛寒,無力吸收水分,水穀雜下,就導致腸鳴
2015-10-26 389 -
促進大腸排泄-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迎香穴2.天樞穴 3. 大腸俞穴 1、雙手食指按揉迎香穴2〜3分鐘。迎香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要穴, 適當加以按摩對調整大腸功能,促進人體排泄有顯著功效。 2、兩手食、中指點按天樞穴1分鐘。天樞穴是大腸經氣血的主要來源之
2015-10-26 153 -
促進大腸排泄-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支溝穴 、太淵穴、 合穀穴、 曲池穴、 昆侖穴、足部橫結腸反射區 1.拇指點按支溝穴1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支溝穴是三焦經上的穴位, 適當加以按摩具有通調腑氣的作用,可以促進人體排泄。 2.拇指點按太淵穴2分鐘,以有
2015-10-26 579 -
改善膀胱排尿功能-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小腹 2.中極穴 3.腎俞穴4.八髎穴 5. 脊柱兩側 1.用掌摩法按摩小腹5分鐘左右,以皮膚溫熱為宜。此法能直接作用於膀胱,有清濕熱、利膀胱的作用,是改善膀胱功能的有效手法之一。 2.用單掌按揉法按揉中極穴2分鐘左右
2015-10-26 219 -
改善膀胱排尿功能-按摩原理
《黃帝內經》有雲"膀胱,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州都" 即水濕聚集之處,"津液"是指人體有用的體液,可見膀胱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從生理而言,膀胱是為人體儲藏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如果儲尿功能出現障礙,人就會出現
2015-10-26 297 -
改善膀胱排尿功能-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委中穴 2. 湧泉穴 3. 足部膀胱反射區、足部輸尿管反射區 1.拇指或食指按揉委中穴3〜5分鐘。委中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要穴,適當加以刺激能有效增強膀胱功能 2.用拇指按湧泉穴3〜5分鐘,以感覺足心發熱為宜。湧泉是腎
2015-10-26 555 -
保持三焦通暢-按摩原理
《黃帝內經》有雲“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決瀆, 即疏通水道之意。三焦為六腑之一, 是容納其餘五臟六腑的大腔,也是人體中最大的一個腑。古人將三焦分成三部分:上焦存心肺;中焦存脾胃、肝膽;下焦存腎、膀胱、大小腸
2015-10-26 283 -
保持三焦通暢-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膻中穴2.中脘穴 1.中指指腹按揉膻中穴2 ~ 3分沖,以感覺脹痛為宜。膻中穴具有調理人身氣機的功能,可暢通全身氣機。按摩此穴,可調節上焦經氣,改善呼吸系統功能,維持心肺正常功能。 2.食、中指按揉中脘穴2~3分鐘,
2015-10-26 149 -
保持三焦通暢-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支溝穴 拇指點按支溝穴1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支溝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在五臟六腑中,三焦是氣液運行的場所和通道。因此,按摩此穴具有瀉除三焦火氣、疏通三焦經脈的作用,尤其對於調養下焦,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排泄廢棄物,強
2015-10-26 225 -
高血壓-主要症狀-按摩原理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全身性、慢性心血管疾病,以動脈血壓增高,尤其是舒張壓持續升高為特點。若在未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安靜狀態時成人收縮壓常超過18.7千帕(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超過12千帕(90毫米汞柱)即可確診。高血壓常引起心、腦
2015-10-26 157 -
高血壓-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胸部、 關元穴、 肩井穴、 氣海穴、 神闕穴、腎俞穴 、腰骶部、 脊柱 1. 兩手五指分開,交替推胸部兩側各35 次,以感覺清新舒適為宜。此法能緩解呼吸困難、心悸等高血壓症狀。 2.食、中指點揉關元穴50次,此穴具有培元
2015-10-26 364 -
高血壓-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合穀穴、 太淵穴、列缺穴、曲池穴、手部大腦反射區、太沖穴 、太溪穴 、足部腎上腺反射區、足部心反射區 1、 捏拿合穀穴50次,適當刺激合穀穴,有助於改善冠狀動脈血液迴圈,用重刺激手法,引起血管舒張反應,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
2015-10-26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