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不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非常大, 益氣補肝湯就是針對肝氣不足, 脾胃不和而產生的種種症狀進行調理, 益氣補肝湯的做法非常多, 原料各有不同, 因為肝氣不足的症狀和病因不同, 所以選用的成分也有一定的不同。 那麼益氣補肝湯的做法和功效都有哪些?下麵是四種益氣補肝湯的做法。
補肝湯1
【來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
【組成】山茱萸甘草(炙)桂心各30克細辛(去苗)茯苓桃仁(麩炒, 去皮、尖)柏子仁防風各60克川烏頭(炮, 去皮、臍)15克
【用法】上藥銼散。 每服12克, 用水225毫升, 加生薑5片, 大棗3枚, 煎至160毫升, 去滓,
【功用】暖肝補虛。
【主治】肝經虛寒, 脅滿筋急, 不得太息, 寒熱腹滿, 不欲飲食, 悒悒不樂, 肢冷腹痛, 目視琉琉, 或左脅偏痛, 筋痿腳弱。
補肝湯2
【來源】《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黃耆2.1克炙甘草1.5克升麻豬苓各1.2克白茯苓葛根人參各0.9克柴胡羌活陳皮連翹當歸身, 黃柏(炒)澤瀉蒼術曲末知母防風各0.6克
【用法】上藥銼如麻豆大, 都作一服。 用水600毫升, 煎至300毫升, 去滓, 空腹時稍熱服。
【主治】前陰冰冷, 陰汗, 兩腳軟弱無力。
【禁忌】服藥期間, 忌酒、濕面。
補肝湯3
【來源】《醫學六要》卷七。
【組成】生地當歸白芍棗仁川芎木瓜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養血滋陰, 柔肝舒筋。
【主治】虛勞肝血不足, 筋緩不能行走, 眼目昏暗;或頭痛, 眩暈, 耳鳴, 目幹畏光, 視物昏花, 急躁易怒;或肢體麻木,
【方論】本方由四物東加味而成。 方中四物湯滋養陰血;酸棗仁、木瓜、甘草酸甘化陰, 柔肝舒筋。 合用共奏養血滋陰, 柔肝舒筋之功。
補肝湯4
【組成】:附子9克, 白術9克, 白芍9克, 桂枝6克, 炙甘草4.5克, 青皮4.5克, 陳皮4.5克, 當歸12克, 雞血藤15克。
【辨證】肝氣虛, 脾陽弱, 氣血兩虧。
【治法】溫陽補氣養血。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
可以說益氣補肝湯的做法和功效是非常顯著的, 益氣補肝湯的主要成分離不開當歸, 細辛等, 輔以其他成分, 南崗起到緩解頭昏眼花, 耳聾等作用, 對肝氣不足引起的流淚, 乏力等, 都有很好的滋補和緩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