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練習靜功內在法訣

所謂靜功, 是以站、坐、臥等外表上靜的姿勢配合意念活動和各種高速呼吸的方法的一類功夫。 特點是外靜內動, 靜中有動。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練習靜功的內在法訣。

聽息

靜功的目的, 在於入靜。 入靜的含義, 就是指身心安靜下來。 為了達到入靜的要求, 首先必須去除一切雜念, 這是靜功築基法最為關鍵的一大原則。

但是人們的思想習慣, 大腦總是在不停地考慮問題, 即使睡覺也會做夢, 要它一旦停止不動, 很難做到。 為了達到入靜的目的, 古代道家修士創立了許多法門, 如聽息、坐忘、守一、數息等等。

比較起來, 以道教莊子所講“心齋”之中, 談到的“聽息”法為最好。

所謂“聽息”, 就是聽自己的呼吸之氣。 前面我們說了, 靜功要求自然呼吸。 聽息的方 法, 就是兩耳內聽, 即屏除外界一切干擾, 如入萬籟俱寂之境, 去聽自己的呼吸之氣。 初步 入手只用耳聽, 不加任何意念。

注意:所謂“聽息”, 要求兩耳返聽於內, 好象是聽呼吸出入之聲。 但是呼吸出入, 本來要求無聲。 所言“聽息”的意思, 是求其凝神內注, 專心養靜;並非死死去守耳竅, 也不是去聽呼吸的聲音。 “聽”的意思, 就是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 只要隨著一呼一吸的路線, 慢慢似聽非聽的去做, 這就算是對了。 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細、深淺、長短, 都要順其自然變化, 不要用意念去強行支配。

聽到後來,

心息相依, 雜念全無, 連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 逐漸也就到達“入靜”的境界。

觀光

“觀光”之法, 是道家秘傳的修煉法門, 從前秘而不授, 皆為師徒相傳。 觀光的作用, 就是為了煉性。 吾人之性, 原為虛空一光, 在下生之前, 來自宇宙。 因此這是煉性的根本方法, 謂之性功。 有人以為道家所講的“性”功就是道理, 沒有功夫, 是未得明師傳授性功之故。

性之根, 在於兩目中間之一竅。 此竅來自吾人下生之前, 因而稱為“祖竅”。 初先靜坐片刻, 用前面所講的“聽息”法。 身心入靜之後, 即將兩目之光收回, 似觀非觀, 止于祖竅之前。 這個“祖竅之前”, 不在身內, 亦不離身外, 就在眼前約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所講“觀祖竅”之法, 是為了聚起自己的元性。 元性聚起,

自然就會見光。 但是這個境界是自然的, 萬萬不可追求;如果追求, 也會見光, 但為幻境, 非為真性。 許多煉氣功的人士, 往往就在這裡進入魔境, 不自覺察, 真是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 須要用“若有若無, 似看非看”的意思, 在無意有意之間, 不可著意, 又不可無意。 自然而然, 這就對了。

心神微微放于祖竅, 就可能出現自已的性光。 初則點點, 飄移不定, 其光微弱, 不要管他;開始似乎由外而來, 出現之後, 此時以心神稍微照攝之, 凝定之, 即以真意照于白光中, 此為聚性之功;繼之由點而漸漸凝聚成片, 片片而來, 由外歸內, 慢慢聚起;再繼之則時聚時散, 難以固定;如是則最後終於成為一片, 而無波動, 如此真性漸聚矣, 而吾人已入大靜。 光是性的表現,

觀光即知自性的聚散。 光散性即散, 光聚性即聚, 光定性即定, 光滿性即滿, 光圓性即圓。 王重陽祖師當初描摹其圓滿形狀曰:“圓陀陀, 光灼灼。 ”圓者, 是言其沒有不規則的形狀, 灼者, 是言其沒有黑色的漏洞, 這樣才能到達“性光圓滿”的最高境界。 進入這一境界, 生死可以自主。 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 而且具備極高功德, 就不可能達到。

觀光的功夫, 雖用“觀”法, 而其實不是在觀,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修煉此功, 須循序漸進, 由光小而至光大, 由光弱而至光強, 從波動而至光定, 從片片而至光聚。 亦有人修煉多日, 兩眼漆黑, 而從未見光, 故不可追求。

注意:以上所言, “聽息”與“觀光”之道。 雖似有為, 其實無為;無為之中, 無所不為。 雖曰聽息, 其實無聽;雖曰觀光,

其實無觀。 聽息無息, 息聽於無;觀光無光, 光觀於無。 無息之息, 謂之真炁 ;無光之光, 謂之真性。 由此參悟, 方入真道。

靜功是氣功療法的一部分, 與動功相對而言的一種功夫, 就外面的形式來說, 它盤腿握手, 閉口垂簾, 身體坐著不動, 與打拳運氣, 手舞足蹈對比起來, 所以叫做靜坐功夫。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