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性骨折大多發生於老年人
隨著身體衰老, 骨代謝功能減退, 女性雌激素水準下降, 鈣吸收能力逐漸降低, 老年人極易發生骨質疏鬆。 另外, 長期高鹽、高蛋白飲食, 嗜煙、嗜酒, 缺少運動、少曬太陽, 長期患肝腎疾病以及高血壓、糖尿病, 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癌藥、利尿劑等, 都會導致人體鈣質流失, 引起骨質疏鬆, 在日常生活中, 輕微碰撞或跌倒就會發生骨折, 稱之為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折部位常見於股骨近端、脊椎和橈骨遠端。
大部分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可以手術治療
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大多年齡較大,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 如今許多醫院開展了微創手術治療骨質疏鬆性骨折, 效果良好。 以創傷較大的股骨粗隆間骨折為例, 只需開一個3~4釐米的切口, 採用髓腔內固定, 無需牽引。 大多數患者手術後第二天就可以半坐、半躺和翻身, 少部分患者手術後第二天還可以拄拐行走。
很多人以為骨質疏鬆就是單純缺鈣, 認為補鈣就可以。 實際上, 正如上文所述, 骨質疏鬆並不是簡單的缺鈣, 而是機體衰老、疾病及藥物等各種因素綜合影響導致的結果。
因此, 建議老年人除了多吃含鈣食物、多曬太陽、適量運動外,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慢性肝腎疾病, 需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癌藥、利尿劑等的患者, 還可以去看骨代謝門診, 請專家評估骨質疏鬆狀況, 給予適當的藥物和物理療法干預。 另外, 老年人出行和日常起居都要格外當心, 防止摔傷、絆倒和碰擦, 從而預防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