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佛家養生,心息則神安

佛家講“心靜自然涼”中講的是一個靜字, 這裡所說的“靜”不是安靜, 心靜是佛家養生的開始。 道家講人必須要保持“虛靈”的狀態, 才能保持清醒, 保持健康。

俗語說“靈機一動, 計上心來”。 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 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 老師教人, 醫生治病, 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 讓你“機”打開。 這個“機”, 有時也叫“關鍵”。 當然, 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 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 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 記住, 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 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其實, 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 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

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 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 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 心亂了, 對外可以紊事, 對內可以打擾血氣, 使失正常。 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 都是亂, 為多病短壽的根源, 不但養病時不應亂, 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多嗔傷肝, 多淫傷腎, 多食又傷脾胃。 憂思傷脾, 憤怒傷肝, 勞慮傷神。 身病之起, 無不由心虛弱, 外邪乘入。 而心虛氣弱, 每由心魂惱亂, 真體不充, 發現種種不安。 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 皆足以致病。 以貪之不得, 於是乎嗔。 貪嗔可使心蕩氣促, 膽驚肝旺, 六脈震動, 五臟沸騰, 外邪同時乘入, 此病之起因。 凡人欲求長壽, 應先除病。 欲求除病, 當明用氣。

欲明用氣, 當先養性。 養性之法, 當先調心。

心神不安, 情性燥急, 為致病致死之總因。 故安心法, 為衛生第一要訣。 心可以主動一切。 心定則氣和, 氣和則血順, 血順則精足而神旺, 精足神旺者, 內部抵抗力強, 病自除矣。 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能靜則仁, 有仁則壽, 有壽是真幸福。  #p#分頁標題#e#

靜坐是息心法, 心息則神安, 神安則氣足, 氣足則血旺, 血氣流暢, 則有病可以去病, 不足可以補充, 已足可以增長。 現在病可去, 未來病可防, 此其小者也。 又心息則神明, 神明則機靈, 靜者心多妙, 觀機辨證, 格外敏捷, 見理既正, 料事益遠, 遇亂不驚, 見境不惑, 能一切通達, 自無主觀偏執之弊, 而大機大用, 由此開啟矣。

人在生病的時候最忌諱是嗔恚心起, 心緒低迷、消沉。

這個時候一定要安然順受, 讓心安定。 然後慢慢調理, 健康很快恢復。 心安才能氣順, 氣順才能除病。 否則心急火上, 肝氣受損, 加重病情。 心神寧一, 那渾身的血氣, 自可健全發揮。 心有兩種, 一是真心, 一是妄心。 真心是水, 妄心是波, 波因風動, 風止波息, 而水不動。 寂然無念, 是無心心也。

子時失眠, 腎水必虧, 心腎相連, 水虧則火旺, 最易傷神。

睡時如有思想, 不能安著, 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 此最耗神。 午時屬心, 此時可靜坐一刻鐘, 閉目養神, 則心氣強。 人生一切事業, 皆以精神為根本, 而精神之衰旺強弱, 全賴心神之靜定不亂, 一個亂字, 足以妨礙一切工作。 靜養法:安坐(臥)在床上, 把身心一齊放下, 自己渾身如融化, 不許用一毫氣力, 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

呼吸順其自然, 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 一起念便是用力了。 把心安在腳底板下, 此是引火向下, 引水向上, 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修行要訣: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無他秘密。

具體要求:不許任何部分用一點氣力, 包括意念、呼吸、肢體, 做到:眼不觀, 耳不聞, 鼻不嗅, 舌不嘗, 口不納, 心不想。 此是唯一條件。 若有所思所聞所覺, 即是用氣力, 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氣力。 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氣力。 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 似乎不由口鼻內出納, 而渾身八萬四千毛孔中有了動作, 或張或翕, 此時無我無身無氣無心, 天然心歸本位。 所謂引火歸元, 又名水火既濟, 為治療百病之總訣。

常常我們去醫院看病, 做一個全面的檢查,

最後醫生告訴你, 你沒有生病。 起這類就是心神不安, 心情急躁所造成的, 所以佛家養生說, 養生先養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