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老年人補鈣養生誤區

誤區一:吃鈣片防治骨質疏鬆

許多老年人錯誤地以為, 人老了, 骨頭脆了, 所以要吃鈣片, 來防治骨質疏鬆, 其實不是這麼回事。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 是人體衰老的表現。 女性在絕經以後5—10年, 男性在65—70歲一般都會出現骨質疏鬆。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 一般在30—35歲左右達到一生中所獲得的最高骨量, 稱為峰值骨量。 此後, 就開始骨丟失, 特別是絕經後的女性, 在絕經後1—10年, 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 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丟失期。 由此可見, 要想老來骨頭硬朗, 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 底子厚了,

到老年才剩得多。 所以, 中老年人大量補鈣並不能逆轉骨量減少的趨勢, 也不可能治癒骨質疏鬆。

誤區二:鈣補得越多, 吸收得也越多

許多老年人誤認為, 鈣補得越多, 吸收得也越多, 形成的骨骼就越多, 其實不是這樣。 通常, 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 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 過量補鈣並不能變成骨骼, 反而會引起併發症, 危害老人健康。 鈣是這樣被人吸收的:鈣經胃腸吸收, 進入血液, 形成血鈣, 再通過骨代謝, 把血鈣進行鈣鹽沉積, 形成骨骼。 不是說鈣吃得越多, 形成的骨骼就越多。 血液中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準, 過多或過少都不行。 而過量補鈣, 而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 可導致高鈣血症, 並會引起併發症, 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

誤區三:補鈣藥品當做營養品服用

專家指出, 許多中老年人把補鈣藥品當做營養品服用。 其實長期服用藥物, 會使身體逐漸產生依賴性。 像某些廣告上宣傳的那樣, 吃了某種補鈣製劑, 就能預防骨病。 這是不正確的。

中老年人補鈣推薦以飲食補鈣為基礎, 適當加服鈣製劑。 如每天堅持喝兩杯牛奶, 或服鈣片, 少喝茶、咖啡和可樂, 不要吸煙, 這些都會造成骨量丟失。 經常接受陽光照射和適量運動, 可增強鈣的吸收能力和增加體內骨鈣含量;必要時可補充維生素D, 絕經期婦女補充雌激素。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