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氣功練習有3禁忌 動靜功法需分清

氣功通過運動四肢、軀體可促使經絡暢通, 並運用呼吸、意念調節氣血運行, 從而達到減肥、美膚, 進而預防多種疾病的效果。 不少老人都會有練習氣功的習慣, 那麼練習氣功有什麼要注意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氣功練習有三禁忌

一、不認真研究功法中的行功原則, 只希望迅速見到效果, 對各種功法都相信又都懷疑, 企圖通過幾次試驗, 就得出某種功法靈不靈, 或是不是適用於我的結論, 結果今天試試這種, 明天試試那種, 甚至一次練功試驗好幾種, 見異思遷, 周而復始。

二、對各種功法都感興趣,

想練這種放不下那種, 想練那種捨不得這種, 結果每天早中晚分練幾種功法, 自以為可以一箭雙雕或廣種博收, 其實是互相干擾, 一事無成。

三、從心所欲綜台各種功法, 如姿勢甲式, 呼吸乙式, 意守丙式, 動作丁式, 自以為能夠集各家之長, 其實是五花八門、不倫不類, 本來很好的功法弄得面目全非。

以上三忌如果不能避忌, 任憑你下多大功夫, 難入氣功之門。 此非功夫負人, 而是人負功夫。 那末, 怎樣選擇功法呢?答案是很明確的, 就是選定一種功法, 持之以恆, 循序漸進, 從一而終, 久而久之, 自得其效。 舍此沒有捷徑。

兩種氣功鍛煉功法:

動功

第一步:伸臂收腹。 平躺在墊上, 自然向頭部後面伸直手臂, 兩手相扣, 手臂貼著耳朵收縮腹部,

把肩胛骨向上提重複25~50次。

第二步:收腹提臀。 仰面躺在地板上, 兩手平放在地板上, 或者交叉抱在腦後兩腿膝蓋向胸前收, 使它們成90度收縮腹部, 收臀離地使兩腿向上移動動作的幅度很小, 只是提臀而已, 不用搖動兩腿, 重複25~50次。

第三步:左右伸脊。 平躺在墊上, 兩手放在下腹部上, 通過將左右下肢向下拉伸呈行走狀, 以活動脊柱旁肌肉, 重複25~50次。

靜功

第一步:調勻呼吸。 又稱“調息”。 即把呼吸分解為吸、停、呼三階段並緩慢調勻, 使呼吸持續穩定。 建立鼻呼鼻吸、氣沉丹田的條件反射。 呼吸時, 大腦要有意識地誘導, 使氣下沉丹田, 逐漸、耐心地建立條件反射。

第二步:意守丹田。 又稱“調心”, 即在意念活動中, 想像以腹內臍下一寸五分處的氣海穴為中心形成一個球形,

使思想集中, 排除雜念。 意守應自然, 不可無意去守, 亦不可強守, 應是似守非守。 愈靜則效果愈好, 達到穩定安靜的半睡眠狀態, 可對高級神經中樞起到保護性抑制作用, 結合內臟自然而平緩的活動, 使身體各部的機能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 練呼吸時要意守呼吸, 體會呼吸的柔和自然, 舒適平穩, 達到“意念合一”。

第三步:緩慢收功。 練完功後不要急於起來, 要以肚臍為中心, 用一手掌按在肚臍上, 另一手掌心貼在這只手的手背上, 兩手同時以肚臍為中心揉轉, 先由內向外, 由小到大緩緩劃圈, 左轉三十圈。 稍作停頓後, 再由外向內, 由大到小劃圈, 右轉三十圈, 到肚臍處停止, 即是收功。 然後可以隨意活動身體,

但不要做劇烈運動。

注意事項:正確認識, 去偽存真功前準備, 提高效果遵循指導, 掌握要領循序漸進, 持之以恆注重總結, 防走彎路。

練靜功至一定程度, 會覺丹田部位有一股溫熱氣感真氣聚集、儲蘊。 下伸至會陰穴, 往後向上升經督脈經絡的長強、夾脊、玉枕、百會等穴, 再向前往下, 循任脈經絡由“膻中穴”回到“丹田穴”, 出現任督經氣迴圈的感覺小周天迴圈。 再進一步鍛煉, 可出現真氣沿全身十二條經絡及奇經八脈迴圈的感覺大周天迴圈。 練功到此, 人就會感到周身經絡氣血通暢, 精力充沛。

需要強調的是, 靜功與動功要相互結合, 且要持之以恆進行訓練, 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動功通過舒筋活絡使氣血得以暢行無阻,

靜功通過意識誘導呼吸將真氣聚集丹田, 使之運行全身, 兩者結合, 共奏祛病、健身、減肥、美膚之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