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方劑學的目的和意義

方劑學是研究方劑的組成、配伍規律及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 是祖國醫學中的一個分科。

方劑是論治的主要手段。 一般只用一種藥物的稱為單方, 由兩種以上藥物組成的稱為複方。 所謂方劑, 通常都是指複方而言。 藥物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配伍後, 即為方劑。 方劑一般是按照君, 臣、佐、使的配伍規律組成的。 如麻黃湯《傷寒論》, 麻黃是君藥, 桂枝是臣藥, 杏仁是佐藥, 甘草是使藥。 方劑的臨床運用, 是指方劑的功效、主治, 以及加減法、服藥方法、古方的新用途、使用注意等項內容。 如麻黃湯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的功效,

主治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若兼虛、兼熱之證, 本方當禁用。

臨床各科用藥, 在治法確定之後, 都要按照方劑的配伍規律, 進行正確處方。 因此, 方劑在理、法、方、藥中佔有重要地位, 是臨床各科的基礎學科之一。 學習方劑學的目的, 是要運用中醫理論和中藥學知識, 掌握立方原則, 理解方劑配伍規律;牢記一定數量的方劑, 熟悉每一個方劑的組成、功效和主治病證, 學會使用成方, 並要學會根據病情的緩急, 患者的體質、年齡和生活習慣等不同, 予以靈活化裁, 加減運用, 同時, 還要能夠依據方-劑的組成原則, 組織新方糊, 以解決臨床上千變萬化的疾病治療問題。

學習方劑學的意義, 在於瞭解各歷史時期方劑的發展,

學會各學派組方、用藥的特點, 整理、運用和發展傳統方劑, 更好地為臨床治療服務。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