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天天吃肉, 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吃肉的奧秘。 每種肉類都有自己的“好搭檔”, 這些“好搭檔”會讓肉類更好地發揮營養價值。 下面我們來看看各種肉類的“好搭檔”。
1、羊肉配生薑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 補中益氣, 開胃健身, 益腎氣, 養膽明目, 治虛勞寒冷, 五勞七傷”。 羊肉補陽生暖, 生薑驅寒保暖, 相互搭配, 暖上加暖, 同時還可驅外邪, 並可治寒腹痛。
2、豬肉配大蒜
民間素有“吃肉不加蒜, 營養減一半”之說, 確有科學道理。 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肉食含量平均高9倍, 但此種維生素不穩定,
3、豬肝配柿子椒
對貧血的人群及兒童青少年來說, 補血的食物是動物肝臟和瘦肉。 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鐵, 但是很多膳食因素影響鐵的吸收和利用。 鐵的吸收必須由高價鐵轉變為低價鐵的複合物, 其過程需要維生素C的作用。 而豬肝搭配柿子椒正是一舉多得, 因為柿子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100克柿子椒中維生素C含量為72毫克, 是菠菜的2.3倍、番茄的4倍。 同時柿子椒中的膳食纖維素能促進食物中膽固醇排泄。 還有, 柿子椒和豬肝同溜炒, 其中富含多種脂溶性維生素及β-胡蘿蔔素, 能夠完全被吸收利用。
4、甲魚配蜜糖
不僅甜味上口, 鮮美宜人, 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 並含有辛酸, 本多酸、矽酸等, 實為不可多的強身劑, 對心臟病、腸胃病、貧血均有療效, 還能促進生長, 預防衰老。
5、牛肉配土豆
牛肉營養價值高, 並有健脾胃的作用。 但牛肉粗糙, 有時會破壞胃粘膜, 土豆與之同煮, 不但味道好, 且土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能起到保護胃粘膜的作用。
6、鴨肉配山藥
鴨肉性味甘、寒, 入肺胃腎經, 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止咳化痰等作用。 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 體質虛弱, 食欲不振, 發熱, 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老鴨既可補充人體水分又可補陰並可清熱止咳, 山藥的補陰之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