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是人體對外界變應原產生的異常反應。 人的身體有許多部位都會發生過敏, 其中常見發生過敏的器官是鼻子。 當鼻黏膜接觸了外界的變應原後, 就會出現鼻癢、流清水樣鼻涕和打噴嚏, 有時還會出現喉嚨癢、流眼淚等症狀。 長期如此, 可引起下鼻甲肥大, 鼻腔內黏膜息肉樣變, 堵塞鼻腔, 阻礙通氣, 產生一系列症狀。
波波的母親介紹說, 兒子白天和正常人無異, 可到睡覺時, 一躺在床上, 鼻孔便不能出氣。 孩子年幼時, 她和丈夫晚上輪流抱著他睡, 近幾年孩子大了, 便做了一張特製的有靠背的床,
嬰幼兒時期正是生長發育期, 位於鼻腔的後方和後下方的腺樣體、扁桃體是活躍的免疫器官, 接觸外界變應原的機會較多, 3—5歲時最大, 一般10歲後逐漸萎縮。 但如果它受到變應原的反復刺激, 就會發生病理性增生, 常常顯著增大, 並突出於鼻咽和口咽處, 進而堵塞呼吸道, 引起鼻塞、流鼻涕、睡覺時打鼾、張口呼吸和聽力下降等症狀。 長期張口呼吸, 還會導致面骨發育障礙, 即上頜骨變長, 齶骨高拱, 牙列不齊, 上唇變厚, 目呆口張, 這就是所謂的“腺樣體面容”。
從新聞介紹的情況來分析, 波波是由於長期過敏致鼻甲肥大、息肉樣變, 加上腺樣體和扁桃體肥大而出現了嚴重的上呼吸道阻塞症狀。
話說回來, 波波的病是完全有可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的。 家長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在什麼情況、什麼環境下過敏, 對什麼物質過敏, 讓孩子儘量不接觸這些物質和其他的易引起過敏的常見變應原。 日常生活中, 最常見的可以引起超過敏的物質有植物花粉、寵物的毛髮, 和唾液、床墊、窗簾和沙發等家居用品中滋生的黴菌泡子、塵蟎等, 對這些家居用品要注意清洗和更換。 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醫生可以幫你明確疾病的診斷, 採取正確的治療措施, 控制過敏。
過敏性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法是避免接觸變應原。 但具有過敏體質的人, 往往不是單一變應原致敏, 而是對多種因素過敏。 因此, 要做到完全避免接觸變應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