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流感、感冒, 這個冬天,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難挨。 不少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染上疾病, 紛紛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提高免疫力”上面:有人給孩子常服維生素, 有的要求醫生給孩子使用胸腺肽、丙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生物製劑, 還有的不惜高價購買一堆保健品。
提高身體免疫力, 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張醫生醫生介紹。
藥物有用, 但不能亂用
“一些藥物、生物製品對提高免疫力確實有一定作用, 至於一些廣告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是不是有效, 作為醫生我沒有聽說過。 ”張醫生說, 許多家長迷信維生素類藥物的奇效,
免疫力低不低, 化驗可知
如果孩子有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家長的需要讓免疫專科醫生診斷, 明確孩子免疫力低下的類型, 如果不存在先天性或後天繼發性免疫力低下, 可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做免疫力檢查並不複雜, 主要是抽血化驗, 價格也不是很貴, 卻能夠起到很好的幫助指導作用。 查常規的鈣、鐵、磷、鉛、鋅等微量元素很多醫院都可以做, 如果查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則需要到綜合性的大醫院。
特別是免疫球蛋白等生物製劑, 屬於血液製品, 一方面國家在使用方面有相當嚴格的限制, 另一方面價格也相對較貴, 沒有醫生的指導, 不可盲目使用。 細胞免疫低下的兒童可以服用胸腺肽、胸腺素等調節免疫力的藥;體液免疫低下者可以使用轉移因數、丙種球蛋白等生物製劑。
用藥物不是首選
“即使孩子確有免疫力低下的情況, 也要分清類型。 在不清楚免疫力低下類型的前提下, 盲目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藥物或保健品一來達不到效果, 還可能造成不良後果, 諸如破壞免疫平衡、引起身體其他異常改變等。 ”兒科專家說, 事實上, 絕大部分生理性免疫力低下的兒童並不需要特殊的治療,
兒科專家說, 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比如多喝水、睡足覺、減輕壓力、減少糖的攝入、堅持鍛煉身體、少去公共場所、勤洗手等。
據介紹,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 保護好黏膜就是建立了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 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 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 生病的幾率隨之增加。 攝取糖分過高的飲食, 則會干擾白血球的免疫功能。
適當補充人體必需的脂肪酸EFAs, EFAs對免疫細胞非常重要。
要多吃果蔬。 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 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量。 胡蘿蔔及其他深橘色蔬果如芒果、甘薯等富含β胡蘿蔔素, 能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 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及黏膜組織健全;番茄、大蒜、香菇及十字花科蔬菜可以滋養人體的免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