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些人會在不知不覺中淪為“心理奴隸”。 所謂“心理奴隸”,實際上是在形容一些人被某種死板認知或理念束縛後困頓不安的生存方式。 他們背負著各式各樣的精神負擔,然後將自己陷入條條框框中舉步維艱又茫然無措。
出身農村的鳳凰女小雅一直很自卑,從上大學到如今進入職場五六年,她不明白為什麼周圍的人都那麼樂觀,就連做錯了事也能“阿Q”一下,而自己總是想著“我肯定不行”這5個字:比如:公司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資金鏈出現問題。
心理分析
像小雅這樣的心理奴隸通常會認為自己缺乏機遇、缺乏賞識,以至於會“註定的”一事無成。 本身定位過於消極,會使當事人由於缺乏對於“成功”的期待而倍加恐懼失敗,從而在自怨自憐中無法竭盡全力,甚至拒絕努力。
小雅一直很自卑的根源在於消極的自我評價。
生活中,有不少人像小雅一樣對自己的評價都是消極的,特別是在命運轉折的關鍵時刻,這樣的消極評價表現得更為突出。 他們覺得自己有很多缺點,缺乏知識和能力;覺得自己不健全,不中用,無價值;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腦子裡盤旋的總是“我不行”、“這件事我肯定要辦砸了”、“我肯定不如別人”等等消極想法。 這些消極的自我評價像一面魔鏡,能把一丁點的錯誤或缺憾放大為巨大的人格失敗的象徵,使人陷於自卑而不能自拔。
更為可怕的是,消極的自我評價一旦成為一種穩定的思維方式,就具有無意識性與自動性,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對它習以為常,它常常成為“自動的思想”,不費吹灰之力就自動灌注你的整個身心。
其實,消極的自我評價總是錯誤的。 心理學家將常見的認知錯誤列舉如下:過分誇大與縮小的超概括化錯誤、誇大其詞的“雙目鏡”錯誤、遂下短語式的“貼標籤”、任意化推論、全或無的極端化思維。 比如,你會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而整個否定自己:“上次的問題還未完全解決好,這次出問題肯定完了!”你犯的是以偏概全、以一當十的“超概括化”的錯誤。
當小雅在進行消極的自我評價時,你必定犯了以上認知錯誤中的一種或幾種!
心理處方
小雅要掙脫這種消極枷鎖的方法是培養出積極的思考方式。 具體打消消極預期的方法就是將一件事拆分成具有若干步驟的“小事”,並且將這個過程落實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