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理血活血
血海穴是活血化瘀的主要穴位,臨床上用於治療貧血、子宮出血等。按壓血海穴可減輕痛經程度,緩解產後婦女容易出現的各種酸痛症狀,還有潤澤女性肌膚、改善臉上色斑的作用。 具體位置:屈膝;在髕骨內上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快速取
2015-11-05 215 -
氣海穴——溫中回陽
氣海又叫"丹田";是元氣彙集的穴位,可溫中回陽,有"氣海一穴暖全身"的說法,對維持生殖系統功能很重要。按摩此穴位可以治療月經不調、子宮出血、經期腹脹、痛經等。而且,對治療男性性功能低下、早洩及體倦乏力等症也有幫助。 具體位置:前正中
2015-11-05 194 -
舒緩痛經
經期疼痛或者月經前後腹痛月經不規則,按摩合穀穴有助於幫助緩解疼痛,改善月經不調。平時按摩可以活血袪瘀、調養子宮健康、預防子宮病變。另外,該穴位還能治療顏面和五官的病症。 具體位置:手背第1、 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快速
2015-11-05 318 -
足三裡穴——幫助受孕
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中醫認為,按摩足三裡穴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調理脾胃、補中益氣、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裡穴與前面介紹的幾個穴位共同按摩,有促進排卵的功效,對於氣血虛弱、體質虛寒的女性,有提高受孕
2015-11-05 262 -
陰陵泉穴——養血消腫
陰陵泉穴是利濕止痛的重要穴位,平時按摩可以養血、利水、祛濕,有效緩解經期下肢水腫的問題。如果有月經不調、痛經的症狀,按摩此穴位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對治療白帶異常有較好的效果。同時,按摩此穴位有助於疏通下肢經絡, 促進血液迴圈,改善小腿無力
2015-11-05 340 -
緩解身體疲勞-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鳩尾穴 2、肺俞穴 3、命門穴 4、腎俞穴 1、食、中指點按鳩尾穴50次。鳩尾穴是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按摩此穴可恢復短暫性體力消耗,緩解疲勞。 2、食、中指揉肺俞穴1〜3分鐘,以微感脹痛為宜。此穴為肺臟的背俞
2015-10-26 333 -
減輕頭痛-按摩原理
頭痛是很多疾病發作時的一種症狀,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症狀之一。頭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理性和精神性的。很多頭痛是由各種疾病引起的,是某些疾病發作的前兆。但由於大部分頭痛發作都有間歇期,因此並未受到人們足夠的認識。按摩只能緩解頭痛
2015-10-26 217 -
急性腰扭傷-按摩原理
急性腰扭傷與慢性腰肌勞損不同,它是指因各種突然刺激造成的腰部軟組織損傷,又稱"扭腰"、"閃腰",是一種常見的外傷疾患。腰扭傷多因腰部突然受到閃挫、撞擊或負重時用力過度所致。發生腰扭傷時,適當地進行一些自我按摩,即可起到很好的消除腰部肌肉痙
2015-10-26 183 -
增強胃動力-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天樞穴 2. 中脘穴 3.至陽穴4.胃俞穴
1、食.中指按揉天樞穴2分鐘,以感覺皮膚發熱為宜。天樞穴屬足陽明胃經,位於人體中段,氣血強盛。經常按摩此穴, 可以顯著增強胃腸動力,強化胃部機能, 充盈胃氣。加拇指點按極泉穴可明顯增強人體消化能力。 2、食.中指按揉中脘穴2〜3分鐘
2015-10-26 235 -
胃、十二指腸潰瘍-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 1、足三裡穴 2、 足部大腦反射區 3、 足部胃反射區 4、足部腎反射區 1、拇指點按足三裡穴50次。刺激該穴,對胃運動及分泌功能有明顯的調整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減少,胃酸度下降,從而輔助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 2
2015-10-26 382 -
帕金森-按摩原理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一般在50〜65歲開始發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60歲的人發病率約為1%。, 70歲的人發病率達3%。〜5%。。我國目前約有170多萬患者。迄今為止尚無特效方法可治癒該病
2015-10-26 217 -
神經衰弱-按摩原理
神經衰弱是一種精神障礙性疾病,是當代社會的多發病,白領的常見病。多由持久工作、學習負擔過重、睡眠不足、負性情緒、事業挫折、人際關係緊張引起的精神壓力所致。它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生活,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家庭和睦,嚴重的還會導致身體出現
2015-10-26 242 -
神經衰弱-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 氣海穴2、關元穴3、心俞穴 1、食、中指點壓氣海穴50次。氣海穴具有安定精神的功效。適當加以刺激,能夠調節腦中樞神經系統,使神經中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恢復正常,改善失眠、多夢、乏力等神經衰弱症狀。 2、食、中指點揉關
2015-10-26 144 -
帕金森-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關元穴、腹結穴 2 、 風池穴、肝俞穴、脾俞穴、腎俞穴 1、 點按腹部關元穴、腹結穴各1分鐘。按摩此二穴可有效緩解由帕金森綜合徵引起的各種症狀。 2、用按摩錘敲膀胱經內線,自風池穴敲至腎俞穴。再點按風池穴、肝俞穴
2015-10-26 167 -
帕金森-四支部按摩
按摩重點: 1、 內關穴2、陽陵泉穴3、太溪穴4、懸鐘穴、陽交穴5、天泉穴 6、照海穴、湧泉穴 1、拇指點按內關穴100次。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心主血脈,又主神明,故刺激此穴有甯神安腦的功效。 2、拇指點按陽陵泉穴100次
2015-10-26 152 -
頸椎病-頭部按摩
按摩重點:1、頸部 2、後腦 3、風池穴 1、取坐位或站位,身軀正直,左右轉動頸部40次,前俯後仰40 次,動作要依疼痛輕重而緩慢施行。此法可緩解肌肉緊張,放鬆身體。 2、十指環屈成耙形,從髮際往後梳至枕骨下,然後十指併攏橫抹到頸
2015-10-26 372 -
頸椎病-按摩原理
頸推病主要由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所致。該病本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和學習壓力的加大,其發病趨勢越來越年輕化。嚴重的頸椎病還可造成患者血壓不穩、腸胃功能紊
2015-10-26 224 -
頸椎病-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 上肢肌肉2、內關穴3、後溪穴4、足部頸推反射區 ·1、有上肢部麻木、疼痛者,用拿法捏拿上肢部肌肉,自肩部開始至腕部止,反復操作3〜5遍。 2、拇指指端點按內關穴50次,左右手交替進行, 以局部有壓痛為
2015-10-26 258 -
頸椎病-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極泉穴 2、大推穴 3、 天宗穴 4、頸部 1、拇指按壓極泉穴1 ~3分鐘,以同側手指感到麻木為宜。按摩此穴能通經活絡、寧心安神,緩解因頸椎病引起的上肢乏力、手指發麻。 2、拇指揉按背部大椎穴1〜3分鐘,力度稍重。
2015-10-26 164 -
坐骨神經痛—按摩原理
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佈區內的疼痛,嚴重影響人們的曰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坐骨神經痛多見於中年男子,以單側較多。其病因複雜,可由人體組織器官的病變導致,也可由其他原因導致。最常見的坐骨神經痛病因是人體長期保持不良姿勢。因此,除
2015-10-26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