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骨神經痛—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 1、夾脊穴2、腎俞穴3、環跳穴 1、單手掌由上向下推腰部夾脊穴50次,以皮膚發熱為宜。此法可直達病所,促進腰部炎腫的吸收,減輕或消除神經根的壓迫,緩解坐骨神經痛。 2雙拇指按揉腎俞穴50次,以感覺壓痛為宜。腎俞穴是腎
2015-10-26 216 -
坐骨神經痛-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 1、養老穴 2、 申脈穴 3、 承筋穴 4、 陽陵泉穴5、 委中穴6、足部腰推反射區 1、拇指指端按揉上肢部養老穴1 ~3分鐘。刺激該穴,可起到疏導經氣、舒筋活絡的作用,對坐骨神經痛及其引發的腿腳麻木等症有一定的治療及緩
2015-10-26 306 -
肩周炎-按摩原理
肩周炎指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和關節囊發生的慢性無菌性炎症,主要由肩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長期勞損, 以及外傷導致的肩部軟組織粘連和退行性改變所致。睡覺時所用枕頭不合適或睡姿不正確給頸肩帶來的長期壓力也會促成病變。該病常見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
2015-10-26 170 -
肩周炎-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 1、 肩關節2、肩井穴3、臑會穴4、天宗穴5、肩貞穴6、肩周 1、大幅度搖動肩關節,兩側交替進行,正反方向各為20次。此法是為了松解關節粘連、滑利關節,緩解肩周炎不適。 2、拇指點揉肩井穴1〜3分鐘,力度可稍大。肩井
2015-10-26 113 -
肩周炎-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 太淵穴2、後溪穴2、手部肩關節反射區4、足部肩關節反射區 1、拇指點按太淵穴50次,以局部壓痛為宜。適當按摩此穴,可減輕肩關節所受壓力, 緩解肩關節酸痛。 2、拇指指端按壓後溪穴50次。適當按摩此穴, 可起到
2015-10-26 151 -
骨質增生-頭部按摩
按摩重點:1、頭面部 2、前後頸3、頸肌 1、進行臉部按摩,用雙手掌面分別搓臉的正面、側面和耳後部各3 ~ 5分鐘,然後將五指分開如梳頭狀自前往後梳10次。此法能促進頭頸部血液迴圈,疏通氣血,起到舒筋活絡的作用,對頸椎骨質增生有一
2015-10-26 183 -
骨質增生-按摩原理
骨質增生是人體衰老的自然現象。據調查顯示,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患骨質增生的概率極高。此外一些長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勢不良者也是骨質增生的易患人群。目前無去除骨質增生的特效方法,僅能夠緩解症狀,幫助患者恢復的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 按摩原
2015-10-26 241 -
骨質增生-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 1、膝部2、委中穴3、血海穴4、足部頸椎反射區 1、取站位,雙下肢併攏,膝關節微屈,身向前傾,兩手掌分別按在兩膝上,膝部左右旋轉40 次;然後坐下,讓兩下肢懸空,提起左腿,如踢球狀30次,左右輪換。 2、拇指指端按
2015-10-26 334 -
骨質增生-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 1、章門穴2、肩外俞穴3、腎俞穴 1、小魚際擦章門穴50次,力度適中,然後用拳心輕輕推揉腰部肌肉20次,以局部有酸脹及微痛感為宜。此法可有效緩解因腰椎骨質增生引起的腰骶臀股部疼痛症狀。 2、食、中指指端點揉肩外俞穴1〜3
2015-10-26 133 -
慢性腰肌勞損-按摩原理
慢性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或"慢性腰背肌膜炎",指腰部肌肉過度疲勞或習慣性姿勢不良以致腰骶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慢性損傷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症,引起腰骶部疼痛的一種疾病。該病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多與職業和工作環境聯繫緊密,常
2015-10-26 120 -
慢性腰肌勞損-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 1、臍部 2、 腰腹部 3、 腰骶部4、 腰肌 5、 夾脊穴6、 腰俞穴 1、手掌心放在肚臍上,將另一手掌面重疊在掌背上,適當用力沿肚臍四周作環形按摩3 ~ 5分鐘,以腹部透熱為宜。此法可加快局部炎性產物的排泄,緩解疼痛,
2015-10-26 211 -
慢性腰肌勞損-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 後溪穴2、手部腰推反射區3、足部腰推反射區 1、拇指按壓後溪穴50次,以感覺酸脹為宜。後溪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經常聽此穴,對長期腦或在電腦前學習和工作的人有預防和調理頸椎、腰椎疾病,的顯著效果。 2、用拇指推法向心
2015-10-26 339 -
腰椎間盤突出症-頭部按摩
按摩原理; 1、百會穴2、耳部肝反射區3、耳部臀反射區 1、食、中指按揉百會穴1 ~3分鐘,力度柔和,以感覺酸脹為宜。百會穴是各經脈氣會聚之所,因此能夠通達周身經絡穴位,調節機體平衡,加速氣血運行,通絡止痛。 2、食指按揉耳部
2015-10-26 136 -
腰椎間盤突出症-按摩原理
腰推間盤突出症,指腰推間盤因勞損變性、纖維環破裂或髓核脫出等壓迫坐骨神經或馬尾神經,使神經產生粘連、水腫變性而導致的一系列症狀。該病多發於20至40歲的青壯年,以勞動強度較大的產業工人、長期伏案的工作人員、司機以及長期負重者、長期站立者等
2015-10-26 282 -
腰椎間盤突出症-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 1、手部腰推反射區2、小腿部3、委中穴4、承山穴 1、拇指由指端向腕關節方向推揉手部腰椎反射區3〜5分鐘,力度適中,按摩此反射區有舒筋活絡、行氣止血的作用,適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 2、由疼痛點沿神經路線重點按揉至小
2015-10-26 457 -
腰椎間盤突出症-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 腰背肌 2、腎俞穴 3、承扶穴 1、按摩者採用推法,用雙手沿脊柱兩側自背部開始按揉至臀部5〜10遍,以調暢氣血、疏通經絡,使腰背肌肉得以調整。 2、雙手拇指按揉腎俞穴50次,力度以微感脹痛為宜。此法具有疏通經絡
2015-10-26 310 -
膝關節炎-按摩原理
膝關節炎又叫"膝骨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指膝關節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以致軟骨丟失、破壞的一種疾病,它常伴有軟骨深層及關節周圍的骨質增生。該病與年齡、職業、創傷、肥胖、冷濕環境有密切關係,多見於中
2015-10-26 206 -
類風濕關節炎-頭部按摩
按摩重點:1、下關穴 2、 枕骨 3、 耳部腎反射區 1、食、中指按壓下關穴50次, 力度以感覺脹痛為宜。按摩此穴,具有泄熱、通絡、鎮痛的用,對緩解因類風濕關節炎造成的關節疼痛具有一定功效。 2、兩手掌緊緊按住兩側耳孔,兩手中
2015-10-26 291 -
類風濕關節炎-按摩原理
類風濕關節炎,指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該病病程起伏,發病原因現今尚未完全瞭解。類風濕關節炎可導致人體關節內軟骨和骨的損傷,關節功能障礙,甚至還可能使人殘廢。該病多見於20 ~ 45歲的青壯年,以女性患者居多。據統計,我國
2015-10-26 299 -
類風濕關節炎-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 1、太淵穴 2、 風市穴 太溪穴4、 湧泉穴 1、拇指揉按太淵穴3〜5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按摩此穴, 可以緩解手部疲勞和類風濕關節炎導致的指關節疼痛。 2.側臥位,食指按揉風市穴3 ~ 5分鐘。按摩此穴,可以疏通
2015-10-26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