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腎佳品 鯽魚瘦肉板栗湯
根據《黃帝內經》描述的四季養生法,冬季養生貴在養腎。推薦一款栗子鯽魚瘦肉湯,有強筋益腎功效,能夠養肝血以強筋,益腎精以健骨,讓你在寒冷冬天仍然保持著旺盛腎氣和充沛活力。 材料:胡蘿蔔2根,豬瘦肉200克,板栗250克,鯽魚1條,馬蹄200
2017-03-10 5 -
桂圓甜湯補虛損
桂圓,又名龍眼。其性平,味甘,無毒,入脾、心二經。能補血安神、益腦力,是滋補良藥。《名醫別錄》說,久服桂圓“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李時珍說桂圓有“開胃益脾,補虛長智”之效。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桂圓內含葡萄糖、蔗糖、酒石酸、蛋白質、
2017-03-10 10 -
胡蘿蔔炒鱔絲可預防眼病
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還含有鐵、鈣、磷、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對眼睛有保護作用,可防治夜盲症、乾眼病。鱔魚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鐵、磷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對眼睛有養護作用,有助於維持正常視力,預防眼病,常
2017-03-10 4 -
海帶治療手足冰涼
不少中老年朋友冬天感到手足冰涼怕冷,這與機體缺乏某些礦物質有關。而吃海帶可有效補充礦物質,提高抗寒能力。 海帶的營養十分豐富,尤其富含鈣、鐵、碘。每100克海帶中含鈣高達1177毫克,含鐵高達150毫克,充足的鈣與鐵可直接提高心肌、血管及
2017-03-10 6 -
鯽魚食療甜絲絲
鯽魚每百克肉中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並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硒、鋅以及多種維生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常吃鯽魚不僅能健身、減肥,還有助於降血壓、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壽。鯽魚食法多種多樣,既可清蒸、燉煮,也可紅燒、煎炸、煮湯
2017-03-10 5 -
小米平補益脾胃
小米又名粟,古代稱禾,去殼後為小米。中醫認為小米味甘、鹹、性涼,入腎、脾、胃經,有清熱解渴、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胃安眠等功效。《本草綱目》亦記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適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等。
2017-03-10 9 -
10種飲食“黃金搭檔”
人們在25歲以後,工作壓力增大,應酬頻繁,出現了肥胖、將軍肚,身體素質不斷下降,整天面對電腦,視力也會下降。特別推薦10種最佳飲食搭配法,讓您吃出精氣神。 魚+豆腐:增鮮補鈣。可預防多種骨病,如兒童佝僂病、骨質疏鬆症等。豆腐含有大量的鈣質
2017-03-10 5 -
妙用藥粥解“冬燥”
平時多服用一些具有養陰生津作用的藥粥,對“冬燥”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下面介紹幾款,以饗讀者。 沙參麥冬粥 沙參、麥冬各15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沙參、麥冬加水適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與大米共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2017-03-10 5 -
胃寒多食孜然
中醫認為,孜然氣味甘甜,辛溫無毒,具有溫中暖脾、開胃下氣、消食化積、醒腦通脈、祛寒除濕等功效。在《普濟方》中,就有用孜然治療消化不良、胃寒、腹痛等症狀的記載。因此,胃寒的人平時可在炒菜或烤肉時放點孜然,以祛除胃中寒氣。 孜然生吃、熟吃均可
2017-03-10 6 -
每天一把棗健康精神好
棗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糖類,其次是蛋白質、有機酸、脂肪,還富含人體必需的硒、鈣、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 大棗具有補血、抗癌、保肝、抗疲勞等功效,在中藥中屬於補益類,適宜于兒童、孕婦、老年人及病後恢復
2017-03-10 6 -
10種素食 幫你節後清腸
元旦新年期間人們往往吃得多,所以節後應多吃些素食,以排除油膩,清胃通腸,並降低血脂、保護心血管。常吃的能夠降脂清腸的素食有: 玉米:含豐富的鈣、磷、鎂、鐵、硒和胡蘿蔔素等,還富含纖維質。玉米對膽囊炎、膽結石、黃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輔助治療
2017-03-10 3 -
益氣養血 桃仁紅棗粥
原料:紅棗100克,核桃仁50克,大米50克,冰糖100克,桂圓肉適量。 做法:將紅棗、大米分別用清水浸泡片刻,洗淨後放入無油漬鍋中,加入核桃仁、桂圓肉以及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用小火煮約1個小時,至成粥為止,放入冰糖,待冰糖融化後即可食
2017-03-10 55 -
防病保健的醋泡食物
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其藥用價值很高。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用醋浸泡過的食物具有防病保健的作用,特別是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感冒、乾咳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醋泡花生米——防治心血管疾病 取花生米、食醋各適量。將花生米浸泡於食
2017-03-10 6 -
芝麻蜜糖香粥補血養肝抗早衰
原料:芝麻200克,大米100克,蜂蜜1大匙,白糖適量。 做法:將芝麻放入鐵鍋內用文火炒香後晾涼;將炒好並晾涼的芝麻搗碎後,裝入瓦罐內備用,將搗好的芝麻、蜂蜜、大米放入鍋內加適量的開水熬煮,半小時後再加入適量的白糖即可食用。 養生之道:芝
2017-03-10 10 -
益氣補虛鵝肉好
中醫認為,鵝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有益氣補虛、和胃止渴之功。《隨息居飲食譜》言其“補虛益氣,暖胃生津”;《本草綱目》言其“利五臟,解五臟熱,煮汁止消渴”。鵝肉為中醫臨床常用的益氣補虛食療佳品,但不宜過量食用,食多不易消化。 鵝肉粥 鵝
2017-03-10 7 -
羊肉溫熱能補虛
羊肉性溫熱,有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脾、滋養強壯等功效。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溫熱對人體而言就是溫補,特別適合在冬季食用。羊肉食法眾多,蒸、煮、炒、涮等等無一不可。如果將羊肉與某些藥物合併制成藥膳,則健身治病
2017-03-10 3 -
大白菜營養豐富 但吃法也有禁忌
眾所周知,大白菜營養豐富,但是,你知道在食用大白菜的時候有哪些禁忌嗎? 1.烹調大白菜時不宜用煮焯、浸燙後擠汁等方法,以避免營養元素的大量損失。 2.大白菜在沸水中焯燙的時間不可過長,最佳時間為20~30秒,否則燙得太軟、太爛,就不好吃了
2017-03-10 9 -
兔年養生吃兔肉膳
貝母兔 用料:川貝母15克,兔肉250克,蔥、花椒、料酒、鹽適量。 製作:將兔肉洗淨,切小塊,川貝母揀去雜質洗淨。將兔肉、川貝母、薑、蔥、花椒、料酒及鹽少許放入兔肉中,大火燒開後移至小火上燉熟,起鍋時調好味,兔肉放盤中,川貝母圍在兔肉周圍
2017-03-10 4 -
春日食粥助生髮
初春時節,氣溫回升,萬物萌發,人體由於一時不能適應季節、氣溫的變化,各方面的功能活動尚處在抑鬱、壓制的狀態,而容易變得困倦嗜睡,不思飲食。而此時食粥既可調節胃口,增進食欲,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又能滋補身體,防治疾病。若在煮粥時加些薺菜、韭
2017-03-10 9 -
好菜屬山藥降壓降糖抗衰老
山藥味甘性平,歸肺脾腎三經,乃平補肺脾腎之佳品。補脾養胃,助消化。藥理研究證明,山藥的主要成分為澱粉酶,能刺激胃腸道運動,促進腸內物排空,增加小腸吸收功能,有助於消化,多用於消瘦乏力、食少、便溏者,如《本草綱目》雲:“益腎氣,健脾胃。”因
2017-03-1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