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理論認為, 骨質疏鬆症是由於腎虛所致。 基本症候有腎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腎虛血瘀。 《素問。 宣明五氣》曰:“腎主骨”, 其意是腎主骨和髓的生長發育, 與骨的功能有關。 腎藏精, 精生骨髓, 骨髓充實, 骨骼強壯, 運動捷健。 腎的精氣盛衰, 直接影響骨骼的生長、營養、功能等等。
人隨著年齡的增加, 腎功能逐漸退化, 加上懶於運動、飲食不豐等等原因, 導致腎精虧損, 骨失所養, 就會出現骨質疏鬆的改變。 一般來說,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平衡飲食, 拒絕不良生活習慣。 多吃含鈣和維生素D和礦物質的食物果蔬,
二、適當用補腎益氣的中藥進行調理。 特別對絕經期的女性, 可以適當選用杜仲、桃仁、黃芪、丹參、淫羊藿、木香、黑豆、熟地、骨碎補等中藥進行定期調理。 它們有填骨生髓、補腎壯骨、調節血鈣及激素平衡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緩解因激素突然減少引起的骨代謝紊亂, 改善臨床症狀, 促進骨密度增加。
三、適當補充鈣劑。 適當補充鈣劑也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很好辦法。 一般晚飯後是補充鈣劑的最佳時間, 這個時候補充鈣劑, 吸收率高, 利用率好。 但是補充鈣劑一定不能過量。
四、戶外運動。 戶外運動不僅能通過全身運動, 促進骨密度增強, 還可以因為太陽光的照射, 增加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 每日曬太陽20分鐘左右, 對骨質疏鬆症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所以, 戶外, 特別是陽光下的戶外運動, 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好辦法。
五、中醫艾灸。 近來有關研究表明, 艾灸中脘、脾俞、肝俞、足三裡等相關穴位, 可以防治肝氣不足、肝腎陰虛、腎陽虛, 充實腎精腎氣, 從而達到預防骨質疏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