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又稱荸薺, 是一種水生植物, 有“地下雪梨”的美譽, 馬蹄不但口感清脆、甘甜可口, 更可用於食療, 冬季上市之際吃一點, 不但能夠清熱降火、抗菌防感冒, 還能輔助一部分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 可謂一食多得!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道美味的馬蹄湯。
茅根馬蹄胡蘿蔔湯
食材:馬蹄400克, 白茅根20克, 蜜棗5顆, 生薑適量, 胡蘿蔔1根, 豬腱子肉500克, 食鹽、水、料酒適量。
做法:

1、胡蘿蔔去皮洗淨後切滾刀塊, 馬蹄去皮, 生薑切片, 茅根洗淨剪小段;
2、把腱子肉冷水下鍋, 放入薑片和料酒, 水開後大火煮1分鐘焯去血水, 把腱子肉取出沖掉血沫後加入砂鍋中;
3、同時將胡蘿蔔、馬蹄和茅根一同放入砂鍋中, 加入蜜棗和薑片;
4、往砂鍋中一次性加足清水大火燒開, 轉小火煲2.5小時, 飲用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鹽調味即可食用。
煲湯最好用砂鍋, 冷水起鍋, 一次性加足水, 忌中途加水, 因為正加熱的肉類遇冷收縮,
一、馬蹄可抗擊流感, 輔助降血壓
荸薺, 又名馬蹄、茨瓜兒、水栗、芍、鳧茈、烏芋、菩薺、地梨等, 荸薺皮色紫黑, 肉質潔白, 味甜多汁, 清脆可口, 有“地下雪梨”之美譽, 北方人稱之為“江南人參”, 既可做水果生吃, 又可做蔬菜食用, 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荸薺性寒,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 可用於治療黃疸、痢疾、小兒麻痹、便秘等疾病, 尤其適合飯後食用。

營養學發現, 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一種“荸薺英”, 這種物質對黃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 這種物質還對癌腫有防治作用。 荸薺質嫩多津, 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症, 對糖尿病尿多者, 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二、生吃馬蹄洗淨後還要削皮
剛買來的馬蹄通常都有厚厚的一層泥, 很難洗淨。 在清洗時, 可以先將馬蹄泡入溫水中, 泡約10-20分鐘後換水, 大力搓揉, 這樣反復淘洗數遍後即可洗淨泥沙。 但由於馬蹄是水生植物, 馬蹄頭部仍藏有部分細菌, 不少人在洗淨馬蹄後喜歡用嘴啃著去皮, 這樣是很危險的, 最好用刀子削皮, 然後再食用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