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醫學專家指出, 睡前聽音樂對身體好處很多, 尤其是在晚上9點到11點, 聽音樂就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類激素減少免疫力增強據夏威夷大學吳慎教授說, 晚上9點到11點間, 是人體免疫系統調節的時間。 這時, 人體需要保持良好的平靜狀態, 不宜進行任何激烈的活動。 聆聽節奏舒緩, 旋律優美, 情緒平和的樂曲, 能讓人們忙碌一天的緊張情緒逐漸鬆弛安靜下來。
人體只有在安靜狀態下, 免疫系統才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因為, 音樂釋放出的β波, 可以刺激腦垂體, 對免疫系統的調節進行一定的促進和干預。
皮質醇是腎上腺在應激反應裡產生的一種類激素, 它的減少意味著免疫反應的增強, 也就是人體抵抗力的增強。 另外, 人在聆聽音樂後, 一種名為可體松的類固醇濃度也會下降。 類固醇是人體緊急應變所需要的內分泌物質, 如果它的濃度變高, 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就增強了。
早在1992年,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就出爐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 受試者在聽了15分鐘音樂後, 血液中所含的第一類介白素從12%增加到14%。 這種介白素是目前主動免疫療法即直接用免疫藥物, 或被動免疫療法即萃取病人身體物質, 在體外形成免疫力再注射回去的主要藥物。
古典音樂最有益 值得注意的是, 並不是所有音樂都適合晚上聆聽。 比如, 一些節奏強烈、激蕩人心的樂曲, 像迪斯可和跌宕起伏的交響樂等, 人體在聽後會精神振奮, 情緒激烈, 難以安靜。 這樣不利於人體達到平靜狀態。 與之相比, 古典音樂是最好的選擇。 古典音樂屬於低音波音樂, 輕鬆、幽雅的旋律可以讓心情鬆弛, 改善神經、心血管、內分泌和消化系統的功能, 促進人體分泌有益於健康的激素、酶、乙醯膽鹼。 醫生建議, 每天只要聽半小時這種音樂即可。
有關音樂對身體有益的研究還有很多。 在英、美、日等國, 目前都設立專門的音樂門診, 通過“音樂免疫療法”幫人恢復健康。
另外, 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 音樂還能啟動人大腦的“獎賞中心”, 抑制杏仁核的活動, 從而減輕恐懼和其他負面情緒。
一個廣為宣揚的研究暗示, 聽莫札特的音樂能提升認知能力, 即所謂“莫札特效應”。 當然, 這些舒緩的音樂還能説明人體對付焦慮、失眠、降低血壓、使癡呆患者安靜, 並且有助於早產嬰兒增重和提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