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二節 眼與氣血津液的關係

臟腑的正常活動離不開氣血津液, 而眼與臟腑也是息息相關的, 所以眼與氣血津液的關係也是有著重要的關係。 那麼到底有什麼關係呢?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眼與氣, 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氣血津液是臟腑正常生理活動的產物, 受臟腑支配, 同時它們又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一旦氣血津液發生病變, 它不僅會影響臟腑的功能, 亦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 反之, 臟腑發生病變, 必然也會影響氣血津液的變化。 氣血津液辨證可分為氣病辨證、血病辨證和津液病辨證。

《靈樞, 本髒》說:“五臟者, 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

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 ”眼具有視覺功能, 有賴臟腑所受藏與化生之氣、血、津液的滋養和濡養。

一、眼與氣的關係

氣是維持眼的生理活動的基本物質。 《太平聖惠方·眼內障論》說:“眼通五臟, 氣貫五輪”。 如果眼的組織缺乏氣的貫注, 或氣失和調, 則會導致眼病發生。 氣對眼的主要作用, 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一)溫養作用眼受五臟六腑上輸之精氣溫煦和濡養, 才能維持眼內外各種組織的正常功能。 其中瞳神“乃先天之氣所生, 後天之氣所成”(《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 所受精氣尤其充足, 故獨能視物辨色。

(二)推動作用由於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不息, 才能推動精、血、津液等源源不斷地運行上頭, 人目養竅。 王肯堂謂之“目之經絡中往來生用之氣”為真氣。

真氣沖和流暢, 則目視精明;若有虧滯, 則能引起眼病。 不過, 目中真氣的運動又與腎氣的盛衰、脾氣的升降、心氣的推動、肝氣的疏泄、肺氣的敷布密切相關, 不可孤立地看待。

(三)固攝作用真氣充足, 固攝有力, 則血行脈中, 不得外溢;目內所含津液, 亦不致乾枯。 此外, 氣的固攝作用還關係到瞳神的聚散。 古人認為瞳神為水火之精華, 由腎精膽汁升騰於中, 元陽真氣聚斂于外而成, 故倪維德《原機啟微》說:“神水(指瞳神)亦氣聚也。 ”顧錫《銀海指南》也說:“氣不裹精”則“瞳神散大”。

總而言之, 氣之於眼, 作用甚大, 一有虧滯, 則會影響其功能, 甚至發生病變。 如《靈樞·決氣》謂:“氣脫者, 目不明”, 即指氣虛所致視力模糊。

二、眼與血的關係

血富營養, 亦是眼部賴以維持生理活動的主要物質。 劉河間《素問宣明論方。 眼目門, 眼科總論》說:“目得血而能視”。 流注於眼中之血液, 古代醫家稱之為“真血”。 《審視瑤函》說:“真血者, 即肝中升運於目, 輕清之血, 乃滋目經絡之血也。 ”而且還說:“夫目之有血, 為養目之源, 充和則有發生長養之功, 而目不病;少有虧滯, 目病生矣。 ”指出了眼部供血不足或血行瘀滯均可致病。

三、眼與津液的關係

津液包括體內各種正常水液。 它布散於全身, 主要起到滋潤、濡養作用, 並對維持人體水火、陰陽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眼之所以能夠明視萬物, 也離不開五臟六腑源源不斷地上滲津液滋潤、濡養, 以及維持陰陽平衡。 所以, 《靈樞·口問》說:“液者,

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 ……液竭則精不灌, 精不灌則目無所見。 ”又因為目內組織富含滓液, 目珠才得以維持圓潤, 因而〈外台秘要》說:“其眼根尋無他物, 直是水耳。 輕膜裹水, 圓滿精微, 皎潔明淨, 狀如寶珠”。 津液上滲於目, 就其所化來講, 在外為淚液, 為目外潤澤之水;在內則主要為神膏、神水。 因神膏涵養瞳神, 故神膏一衰, 瞳神有損。 至於神水, 《審視瑤函》指出:“在目之內, ……即目上潤澤之水。 水衰則有火盛燥暴之患, 水竭則有目輪大小之疾, 耗澀則有昏眇之危。 ”由此可見, 津液對目有著重要作用。

結語:通過今天的瞭解, 我們知道氣對眼來說作用很大, 一旦氣出現問題, 就會影響眼, 嚴重還會致病。 供血不足也會致病, 這就說明了眼與血的關係。

同時津液有著明目的作用。 總而言之, 氣血津液也是深深影響著眼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