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藥膳食療>正文

恰當進食有技巧

中醫非常重視進食的方法和技巧, 合適的進食方法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不當的進食方法則會導致多種疾病, 概括地說, 飲食養生對進食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進食宜專

《靈樞·脈度》說:“肺氣通於鼻, 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 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脾氣通於口, 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指出五臟的功能可以影響食欲和口味。 所以進食時應儘量減少情緒、語言等干擾五臟功能的因素, 《論語·鄉黨》曰“食不語”, 《千金要方》說“食當熟嚼, 人之當食, 須去煩惱”等, 都反映了這種養生觀點。 現代研究發現,

良好的情緒、安靜的環境作為一種良性剌激, 可以通過中樞神經系統, 調節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 如果進食前後情緒波動過於劇烈, 會影響食欲和消化液的分泌, 日久可發生胃腸道疾病。

《呂氏春秋》對進食的要求更高, 曰:“口必甘味, 和精端容(調整情緒), 將之以神氣(集中精力), 百節虞歡(心情愉悅), 鹹進受氣(才能接受食物精華)。 ”可見古代養生家對“飲食宜專”的要求是一致的。

進食宜緩

《呂氏春秋》雲“飲必小咽”, 表達了進食宜緩的思想。 中醫反對暴飲暴食, 尤其是渴極而大飲, 餓極而飽食。 晉朝葛洪在《抱樸子》中說:“不欲極饑而食, 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 飲不過多。 ”明朝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說:“大渴不大飲, 大饑不大食。 ”都反應了這種觀點。

養生學家還指出要“先饑而食, 食不過飽;先渴而飲, 飲不過多”(明朝高濂《遵生八箋》)。 《身世準繩·衛生·下卷》說:“伏熱者, 勿驟飲水, 求寒者, 勿驟飲湯。 ”認為三伏高溫時不宜驟飲冷水, 冬季寒冷時不宜驟飲熱湯。

現代醫學認為, 咀嚼是幫助消化的重要環節。 進食時細嚼慢嚥, 能促使唾液分泌。 唾液中富含澱粉酶、溶菌酶、分泌性抗體, 澱粉酶可幫助食物的消化;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體可幫助殺菌解毒。 唾液與食物的充分混合可以減輕胃的負擔, 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進食宜樂

進食還應保持快樂愉悅的心情。 中醫認為, 喜為心之志, 心在五行屬火, 脾在五行屬土, 火能生土, 食物的消化吸收由脾胃主持, 所以, 快樂的心情可以促進心火生脾土,

有促進消化的作用。 即使無法做到快樂, 至少不能惱怒, 宋朝張君房《雲笈七箋》曰:“人食, 慎勿恒怒, 勿臨食先說不祥之事, 勿吞咽急遽, 必須調理安祥而後食。 ”怒在五行屬肝, 惱怒傷肝, 肝鬱不暢, 可以影響食欲和消化功能, 出現“肝木橫克脾土”的病理表現。

現代研究發現, 愉快的情緒和興奮的心情能改善食欲, 增強胃腸道功能, 因此, 進食時務必保持樂觀愉快的心境。

按時節量

《呂氏春秋》說:“食能以時, 身必無災。 ”強調了飲食要按時。 按照傳統生活習慣, 一般以一日三餐為好, 兩餐間隔以4~6小時為宜。 進食量以午餐較多、晚餐較少為宜, 早餐要少而精。 有學者研究認為, 各餐總量的分配應按照以下比例:早餐占全天總熱能的25%~30%,

午餐占全天總熱能的40%, 晚餐占全天總熱能的30%~35%, 即“早飯吃好, 午飯吃飽, 晚飯吃少”。 經過一夜睡眠, 消化系統功能尚未恢復到最佳狀態, 早餐應選用體積小、營養全、熱量大的精美食品;午餐前後都是工作時間, 必須補足上午的熱量消耗, 再為下午工作做準備, 故應占熱量較多, 宜選用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品;晚餐後為休息時間, 消耗能量少, 要吃些糖類、蔬菜類等易於消化的食物。 因為晚上睡覺, 攝入過量的營養, 會轉化成脂肪貯存起來, 日久發胖。 同時, 晚餐過飽, 會增加胃腸負擔, 影響睡眠。

現代醫學認為有規律的作息制度, 可以在大腦神經中樞建立各種條件反射, 並使其不斷鞏固, 形成穩定良好的生活習慣。 這一系列條件反射,

又能促進人體生理活動有規律地健康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 老年人脾胃虛弱, 多食則脾胃難以運化, 少食則達不到生理活動需要, 可不必拘泥於一日三餐, 應少食多餐。

食後調護

古代養生家不但講究怎樣吃, 而且還對進食後的調護提出要求, 比如《千金要方》雲:“食畢當漱口數過, 令人牙齒不敗口香……食畢當行步, 躊躇……飽食即臥乃生百病。 ”

飯後漱口是良好的衛生習慣, 可使口腔清潔, 清除食物殘留, 有效地防治齲齒和牙垢。

《養生四要·慎動·卷二》:“胃者, 穀之倉廩也, 腹欲常摩, 摩則穀不盈。 ”尤其是進食後摩腹被古代養生學家作為常規應用。 現代研究發現, 食後按摩胃腸部能使局部血管擴張, 有利於胃部血液迴圈, 加強胃的蠕動功能。

《壽世保元》雲:“飽食即臥乃生百病。”民間有“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諺語,都是強調飯後要適當運動,關於運動與消化的關係,《黃帝內經》中有相關論述,《素問·太陰陽明論》雲“脾病而四肢不用”,後世將其簡化為“脾主四肢”,就是說四肢的功能取決於脾,反之,四肢的運動也可以影響脾的運化,飯後散步有利於脾胃功能的發揮。所以,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提出:“人食畢,當行步躊躇,有所作為,為快也。”當然,飯後的運動應當掌握一定限度,食後即臥會使飲食停滯,但也不宜劇烈運動。宋朝陳直《壽親養老新書》曰:“食飽不宜急行。”明朝龔廷賢《壽世保元》曰:“食飽不得速步走馬,登高涉險,恐氣滿而激,致傷臟腑。”

《壽世保元》雲:“飽食即臥乃生百病。”民間有“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諺語,都是強調飯後要適當運動,關於運動與消化的關係,《黃帝內經》中有相關論述,《素問·太陰陽明論》雲“脾病而四肢不用”,後世將其簡化為“脾主四肢”,就是說四肢的功能取決於脾,反之,四肢的運動也可以影響脾的運化,飯後散步有利於脾胃功能的發揮。所以,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提出:“人食畢,當行步躊躇,有所作為,為快也。”當然,飯後的運動應當掌握一定限度,食後即臥會使飲食停滯,但也不宜劇烈運動。宋朝陳直《壽親養老新書》曰:“食飽不宜急行。”明朝龔廷賢《壽世保元》曰:“食飽不得速步走馬,登高涉險,恐氣滿而激,致傷臟腑。”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