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各種壓力, 各種事情的不順利, 總會讓人感到煩躁, 甚至是因為一點小事也會大動肝火, 發脾氣, 生氣不僅影響的是心情, 更重要的時還會惹病上身, 正所謂“氣大傷身”。 所以我們要適時的調整自己的心情, 還可以通過按身上的五個“撒氣閥”和美食來消除心中的怒氣。
生氣危害大 老發火容易導致五種“氣病”
1、傷心。 生氣時, 會令心跳加快, 血壓升高, 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 生氣容易使病情加劇。
2、傷胃。 中醫認為, 郁怒則傷肝, “肝木橫逆則克脾土”, 使脾胃受傷, 引發胸腹脹滿、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3、傷肺。 生氣易引起呼吸急促, 過度換氣, 肺泡不停擴張, 得不到放鬆, 有害肺部健康, 嚴重時會引發哮喘等病症。
4、傷肝。 生氣會導致肝氣不舒、氣滯血淤。
5、傷皮膚。 生氣時, 大腦血液中增加的毒素會刺激毛囊, 引起毛囊周圍程度不等的炎症, 出現色斑。
怒火攻心 生氣及時按五個“泄氣閥”
愛生悶氣按腳面。 對於愛生悶氣、焦慮、心煩意亂的人, 可按摩腳面, 能快速讓人神清氣爽、心平氣和。 這是因為, 此處是太沖穴的所在位置, 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又稱“消氣穴”, 位置在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 腳背的1/2處(如圖1)。 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兩側穴位, 使局部產生較強的酸脹感, 每次按揉3~5分鐘。
快發火時摳掌心。 人在快要發火時, 可輕握拳頭, 用中指摳自己的掌心處(如圖2)1~2分鐘, 能起到清心火的作用。 因為這裡是勞宮穴的所在位置, 屬於手厥陰心包經, 心包經對心臟起著保護作用, 按摩勞宮穴可起到靜心甯神、鎮定醒腦的作用。 當工作壓力大、身心疲憊時, 也可按摩掌心, 能加快血液迴圈, 消除疲勞。
生氣胃脹揉小腿。 當生氣感到胃脹時, 可按揉小腿外側, 能消除腸胃的濁氣, 起到“順氣”的作用。 因為這是足三裡穴的所在, 它距髕骨外側下方凹陷四指寬(如圖3), 生氣胃脹時,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裡穴5~10分鐘, 每分鐘15~20次, 以感到酸脹、發熱為宜。
氣得發抖搓腳心。 若出現生氣引起的渾身發抖, 按摩腳心能起到安神的作用。
情緒激動按頭頂。 如果感覺自己情緒開始激動, 出現頭痛、頭暈、胸悶、失眠等情況時, 不妨坐下來按揉一下頭頂, 在“源頭”上把“氣”放掉。 頭頂有一個重要穴位即百會穴, 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如圖5), 用雙手指按壓7秒再鬆手, 連續7次, 可緩解症狀, 提神醒腦。
增加調節心情的營養素
色氨酸:必須依靠食物補充。 色氨酸被人體吸收後, 能合成神經介質5-羥色胺, 它就像身體裡的“信使”, 有效發揮調節作用, 使心情變得平靜、愉快。
食物來源: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魚肉、雞肉、蛋類、乳酪、燕麥、香蕉、豆類及其製品等。 這些食物最好與糖類含量多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米、面等一起食用, 以利於色氨酸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酪氨酸:也是維持腦部功能所需的物質。 酪氨酸在體內轉化成腎上腺素, 能提升積極的心態。
食物來源:乳酪製品、柑橘、醃漬沙丁魚等, 在早餐前30分鐘食用。 成人每日適宜補充酪氨酸1000~3000毫克。
維生素B6:維持正常的神經介質水準, 包括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 維生素B6在體內累積到一定程度後, 會產生一種“抗抑鬱劑”, 起到緩解抑鬱情緒的作用。
食物來源:平常應多吃大豆、燕麥、核桃、花生、動物肝臟等食物。 每天至少應補充維生素B610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