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溫暖”的科學依據

結婚以後, 我決定改變自己“甩手掌櫃”的形象, 開始做一些家務。 但畢竟做家務不是我擅長的事情, 有時性急的妻子看到我做得不好, 就會不高興;雖然還不至於到罰跪電腦主機板的地步, 但聲音大點可能是難免的。 這樣一來, 本來就不太會做家務的我, 往往會更加不知所措, 連油鹽醬醋都分不清了。 於是, 我就對妻子說, 不能這樣大聲呵斥, 否則會影響我的水準發揮;你看, 體育比賽當中, 要是觀眾老是對著一個運動員罵“臭球”, 這個運動員多半會表現得越來越差。 她聽了之後, 就學著我平時的口氣問道:“你有什麼科學依據?”

我是一個講求科學實證的人, 為了說服自己的妻子, 就去查閱文獻, 試圖找到證據來證明確實會越罵越糟糕。 你還別說, 還真給我找到了。 美國南加州大學馬紹爾商學院的克裡斯汀?波拉斯(Christine Porath)和佛羅里達大學沃靈頓工商管理學院的阿米爾?埃雷茲(Amir Erez)做了三個實驗, 前兩個實驗分別由教授和陌生人對參加實驗的學生志願者進行粗暴的批評, 第三個實驗是由志願者假想遭到了粗暴的批評, 結果發現志願者不管是真正受到了粗暴批評, 還是僅僅出於假想, 他們接下來完成常規任務和創造性任務的表現都明顯變差了。

研究者分析,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可能是由於粗暴的態度帶來了激烈的情緒波動,

導致受批評者大腦中負責認知的那部分功能被調動起來去處理這種情緒變化, 就不能很好地處理自己手頭的工作了;簡單地說, 就是粗暴的批評導致被批評者分心了。 人的注意力很容易受情緒的影響, 尤其是粗暴的批評對於人的心理是一種很強的不良刺激, 非常容易導致注意力不能集中。

他們的研究還發現, 受到粗暴對待的志願者不但個人的表現受到影響, 連他們的互助精神都被削弱了。 在實驗中, 在教授粗暴地批評過學生志願者之後, 一位實驗人員(與這位“粗暴”的教授沒有關係)“不小心”碰落了一堆書。 這時, 受到過粗暴對待的志願者中, 只有24%的人幫助撿起碰落的書;而在沒有受到粗暴對待的對照組中,

伸出援助之手者有73%。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 當教授批評了一位學生以後, 在場的其他沒有受到批評的學生志願者在接下來完成任務的環節也會發揮不好。 這說明, 粗暴批評對認知能力和注意力的影響並不局限於被粗暴批評者本人, 連旁邊圍觀的無辜群眾也無法保持情緒穩定, 從而會受到影響。

也許你會說, 這是在特定的心理學實驗環境下的結果, 現實生活中的人格、文化環境要比實驗條件複雜得多, 這些實驗結果未必能推廣到現實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吧?好吧, 我們再來看現實工作環境下的研究。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醫院手術室工作人員的溝通方式和結果進行了研究。 他們發現手術過程中,

溝通的氣氛越緊張, 對於新手的影響就越大;而這些新手在壓力之下, 所作出的反應往往會使緊張情緒進一步加強, 而不是化解這種人際衝突;並且, 這種緊張情緒具有“漣漪”效應, 會像水中的漣漪一樣向四周擴散, 進而影響到整個手術團隊。 可想而知, 在這種不良的情緒下, 當然會對手術者的注意力和判斷力產生影響, 嚴重的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安全。 因此, 美國一家專門對醫療機構進行認證的組織(聯合委員會, Joint Commission)指出, 醫務人員之間的粗暴言語和敵對行為會對患者安全和醫療品質帶來嚴重威脅。

我們老早就聽過“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 這回算是給這句名言找到科學依據了: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

如果要對他人提出批評, 疾風暴雨的方式也許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春風化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