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子午覺”養生有技巧

在古代的養生之道中, “三寒兩倒七分飽”的理念最為世人稱道。 而所謂“兩倒”, 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覺”, 古人甚至把這稱為百年養生的三大法寶之一。

那麼, 什麼是子午覺呢?簡單說來, 就是要求在每天的子時、午時按時入睡, 其主要原則是“子時大睡, 午時小憩”。

根據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的睡眠理論, 子時是晚11時至淩晨1時, 是陰氣最盛, 陽氣衰弱之時。 中醫認為“陽氣盡則臥”, 這個時刻休息睡眠效果最好, 睡眠品質也最高,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午時是中午11時到下午1時, 此時陽氣最盛, 陰氣衰弱, “陰氣盡則寐”,

所以午時也應睡覺。 但是睡午覺也要講點“技巧”, 只有合理的午睡方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一是飯後不要急著午睡。

很多人習慣午飯後就睡, 而這時胃剛被食物充滿, 大量的血液流向胃, 血壓下降, 大腦供氧及營養明顯下降, 馬上入睡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 所以, 午睡前最好活動10分鐘, 以便食物消化。

二是講究入睡時間。

一般人都認為中午只要睡了, 就能達到效果。 然而專家分析, 人們最容易入睡的時間是在早上起床後8小時或是晚上睡覺前8小時, 大約是在中午1點鐘左右。 因為這個時候人的警覺處於自然下降期, 此時午睡身體會得到很好的休息。

三是午睡要注意衛生。

睡前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 也不要吃得太飽,

因為油膩會增加血黏稠度, 加重冠狀動脈病變, 過飽會加重胃消化負擔。 另外, 睡醒之後可以喝杯水, 以補充血容量, 稀釋血液黏稠度, 然後可以進行一些散步類的輕度活動。

四是午睡不宜太長時間。

專家認為, 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鐘最恰當, 最長不要超過1小時。 如果時間太短達不到休息的效果;時間太長, 醒來後又會感到輕微的頭痛和全身無力, 而且也不容易醒。

午睡不要趴著睡。 據瞭解, 大部分人都不注意午睡的姿勢, 有的俯臥, 一有的乾脆伏在桌上睡。 其實, 伏案睡覺會減少頭部供血, 讓人睡醒後出現頭昏、眼花、乏力等一系列大腦缺血缺氧的症狀。 同時, 用手當枕頭會使眼球受壓, 久而久之容易誘發眼病, 而且趴在桌上會壓迫胸部,

影響血液迴圈和神經傳導。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