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便秘不再煩你

便秘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正是由於其常見、多發, 所以很多人忽視了對便秘的治療, 殊不知便秘會引發很多的併發症, 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與健康,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便秘的發生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預防便秘的四個方法。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太少(2~3天或更長時間1次, 無規律), 或排便不暢、費力、糞便幹結且少。

調整飲食結構

首先, 要注意飲食的量。 只有足夠的量, 才足以刺激腸蠕動, 使糞便正常通行和排出體外。 特別是早飯要吃飽, 因為早餐後能引起胃結腸反射, 有利排糞運動。

其次, 要注意飲食的質。

主食不要太精過細, 要注意多吃些粗糧和雜糧。 因為粗糧、雜糧消化後殘渣多, 可以增加對腸道的刺激, 利於大便排泄。 另外, 要多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 如韭菜、芹菜等, 正常人每千克體重需要90~100毫克纖維素來維持正常排便。 因為纖維素不易被消化吸收, 殘渣量多, 可增加腸道的容積, 提高腸道壓力, 增加腸蠕動, 有利於排便。

最後, 要多喝水。 因為老年人的腸蠕動頻率降低, 腸道中的水分相對減少, 糞便乾燥導致大便秘結。 足量飲水, 使腸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於腸內容物通過。 特別是在早飯前或起床後喝一杯水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排便要養成規律, 不要拖延。 如果經常拖延大便時間, 破壞良好的排便規律,

可使排便反射減弱, 引起便秘。 經常容易發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時間, 每到時間就去上廁所,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對於還沒有良好排便習慣者, 建議每天早晨去廁所蹲5分鐘左右, 經過一段時日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 因為結腸運動有一定的規律性, 早晨起床後人由平臥轉變為起立, 結腸會發生直立反射, 推動糞便下移進入直腸, 引起排便反射。

慎服導致便秘的藥物

藥物之所以會引起便秘, 主要是因為:第一, 腸道的規律性運動是正常排便的生理基礎, 某些藥物會影響胃腸道的運動神經或肌肉, 造成肌肉“癱瘓”, 從而引起便秘;第二, 有些藥物會影響大便質地, 如促進腸道內水分的吸收, 使大便變得幹結。

引發便秘的藥物有:消化系統藥: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H2受體拮抗劑;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阿托品、東莨菪堿等腸胃解痙藥;枸櫞酸鉍鉀等鉍劑;氫氧化鋁等鋁劑。 降糖藥:格列齊特;神經系統藥:帕羅西汀、奧氮平、治療帕金森病的金剛烷胺、左旋多巴等。 心血管系統藥:普羅帕酮、硝苯地平、比索洛爾,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他汀類調脂藥。

瀉藥, 值得提醒的是, 瀉藥雖然能治療便秘, 幫助排便, 但如果長期使用, 腸道會形成對瀉藥的依賴, 自主運動減弱, 腸神經系統受到損害, 結果發生便秘。 補鈣、補鐵類藥物也可引起便秘。

對於以上這些藥物,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並在服藥期間注意飲食、運動等方面的調養。 如果發現引起嚴重便秘,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調整用藥。

積極鍛煉身體

俗話說, “活動活動, 大便自通”。 散步、跑步、深呼吸、練氣功、打太極拳、轉腰抬腿以及體力勞動等, 可使胃腸活動加強, 食欲增加、膈肌、腹肌、肛門肌得到鍛煉, 提高排便動力, 預防便秘。

腹部按摩也可預防便秘, 從右下腹開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順時針對向按摩, 每天2~3次, 每次10~20圈。

預防便秘主要靠自我調節, 按科學、衛生方法糾正不良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