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後養生要護好頸椎】
秋老虎尚未下山,一場場秋雨帶來的絲絲寒意便悄然而至。俗話說,春捂秋凍,百病不生。然而,在這涼爽的秋雨天,“脖子、腰腎、腳踝三個部位應做好保暖。”保健專家解釋,這三個部位均處於人體陽氣運輸的主要通道...
2017-04-16 -
秋後蘿蔔賽人參
蘿蔔具有多種藥用價值。俗話常說:秋後蘿蔔賽人參。就是說在秋天多吃點蘿蔔對身體大有益處。下面就向大家就介紹一種蘿蔔的食療方法——蘿蔔排骨湯。 蘿蔔不僅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
2013-05-10 -
入秋後女性吃絲瓜的好處
絲瓜,只是看那一眼的碧綠就讓人垂涎欲滴,更何況絲瓜營養美味呢,這下喜歡的人就更多了。那你知道入秋後女性吃絲瓜的好處嗎?來看看小編的介紹吧。 絲瓜的營養價值很高,絲瓜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
2013-02-02 -
立秋後適合喝的四款粥
夏秋交替之季,會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特別是體虛者。粥是此時調節脾胃最好的飲食,立秋後早晨喝碗粥,既可瀉秋涼,又能防秋燥。 秋季最適宜的粥是玉米麵紅薯粥。玉米麵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紅薯...
2011-09-26 -
立秋後養生吃什麼
立秋之後天氣變化多端,氣溫不是非常的穩定,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忽略了自己的身體保健的話,麼就容易受到更多疾病的困擾,因此在生活當中我們一定要更加注重細節,注重養生保健,才能夠提供身體所需要的營養...
2014-09-24 -
入秋後,這五種疾病最容易找上你的寶寶
秋分之後,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家長應該注意隨氣溫給孩子增減衣物,注意飲食衛生,防止寶寶生病。 傷風 秋風時常襲來,孩子體質較弱,抵抗力差,早晚最容易著涼,所以預防之道就是要注意氣候變化,...
2017-06-17 -
立秋後要小心“陰暑” 患者可嘗試藿香正氣水
雖然秋天來了,但是我們也還是要注意防暑降溫,預防“秋老虎”。在立秋之後,下雨就會變得很少,這時人們就會出現缺水的現象。這時很多疾病就會出來了,那麼你知道如何防暑降溫嗎?立秋後要小心“陰暑”燥是秋的主...
2017-08-11 -
立秋後正是吃藕好時節 推薦幾款食譜
立秋之後,“健康食材”鮮藕又成了餐桌上的常客。中醫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後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養血的功效。因此,蓮藕在秋季養生食譜中佔有重要地位。下面介紹幾款秋季蓮藕食療。秋...
2017-08-15 -
立秋後如何輕鬆趕走秋乏
“春困、秋乏、夏打盹。” 進入秋季,人們很容易犯困,儘管睡眠不少,可白天還是哈欠連天、昏昏欲睡,人也顯得倦怠無力,毫無神采。秋困是由於人體在夏季消耗了太多的氣血、體力和津液。在秋季氣血、津液供應不足...
2017-08-18 -
立秋後感冒增多 中醫支招預防感冒
立秋之後,外感的人開始多了起來,多數是嗓子幹,咽喉腫痛,發高燒,同時伴有各種感冒的症狀。那麼,為何一到立秋,就有這麼多人“中招兒”呢?這個原因,就是節氣的變化使給我們身體搗亂的邪氣增多了! 那麼,...
2017-09-03 -
立秋飲食 立秋後多吃酸味的水果
立秋後,在飲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氣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選擇: 立秋後多吃酸味的水果 1、蘋果:中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醒酒等功用,對消化不良、氣壅不通者,...
2016-04-29 -
中醫教您立秋後養生吃什麼
秋天燥邪為盛,最易傷人肺陰。此時可以通過食療達到生津潤肺、補益肺氣之功。立秋之後天氣漸涼,豐收之際到來。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盛,萬物狀態由生長變為收藏,新陳代謝變緩。飲食養肺應多滋潤的食物為主等,但...
2016-04-30 -
秋後應多吃“三瓜”,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立秋雖已過,可暑熱仍不減,向大家推薦三種瓜類蔬菜,分別是冬瓜、苦瓜和絲瓜。 / 含水量最高的蔬菜—冬瓜 / 冬瓜,長於夏季卻取名冬瓜,是因為冬瓜成熟之際,...
2016-08-15 -
入秋後宜做的三種健康養生運動
秋風時節,幾場秋雨,氣溫大大下降,此時,這種涼爽舒怡的天氣正是鍛煉身體的黃金季節。俗話說:食補不如鍛煉,運動永遠是瘦身的不二選擇。現在來看看入秋後宜做的三種運動有哪些。 1、跑步 跑步能增強血液迴圈...
2016-09-23 -
秋後吃一寶,百病自然好
老人們常說“秋後吃一寶,百病自然好”,那這一寶是什麼呢?為什麼這麼神奇?答案就是——栗子!據介紹,臺灣人最喜歡吃栗子,所以臺灣長壽的老人也特別多,這和愛吃栗子的養生保健功效密不可分!醫生介紹,栗子的...
2016-09-25 -
入秋後,一定要喝的這碗湯!你喝了嗎?
入秋了,天氣慢慢涼快起來,但秋燥也嚴重了。一不小心就上火了,嘴巴長潰瘍皮膚冒痘痘。這時候就得煲這款湯喝啦!兩天就見效~它就是冬瓜湯! ...
2016-09-29 -
立秋後最該愛惜這個器官!養好肺,一整個秋天不生病
立秋過後,氣候逐漸乾燥,肺臟變得脆弱,我們的皮膚黏膜水分蒸發加速,於是出現皮膚幹澀、鼻燥、咽痛等現象。大量臨床數據發現,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內外因素損害,是人體最易失守的防線。 ...
2016-10-20 -
立秋後做好這一事,整個秋天就不容易得病
立秋啦,意味著秋天馬上就要來了,秋季天氣多變又特別容易乾燥,熱愛養生的人就要特別的注意了喲,如果秋季沒有保養好,可能會三天兩頭生病,秋天如何養生呢?立秋後做好這一事,整個秋天就不容易得病,究竟做好哪...
2017-08-10 -
秋季養生小常識,養好身體,秋後再戰
過了伏天,現在是要走入真正的秋天了。炎夏的餘熱未消,“秋老虎”也虎視眈眈,天氣逐漸轉向幹熱。早晚會比較涼、溫差變大,白天尤其是午間依然悶熱。此時人易倦怠、乏力,清熱解暑要繼續,但相對炎夏要有所變化。...
2017-08-21 -
秋後四種習慣幫你排出全身濕氣
秋季主燥,但是體內有濕氣的朋友們,並未因季節的變化而消失。秋後濕氣要怎麼排?推薦四種健康的祛濕方法,適當午睡勞逸結合、背部刮痧散熱祛濕、膳食調理健脾利尿、少攝食鹽助腎排水。 適當午睡勞逸結合 很多...
201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