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亂的問診
霍亂是以起病急驟,猝然發作,上吐下瀉,腹痛或不痛為特徵的病證。因起病丁頃刻之間揮霍繚亂,故名為霍亂,本病多發于夏秋季節。其發病主要是由於感受暑濕、寒濕穢濁之氣,邪氣客阻胃腸或飲食不潔,進食生冷、饋腐之物均可損傷腸胃致運化失常,升降失司,
-
痢疾的問診
痢疾是以腹痛,裡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為主症的病證。古代醫籍中亦稱為“腸澼”“下利”“赤白痢”“血痢”“熱痢”“膿血痢”等。痢疾一證多發生于夏秋季節,時疫之痢亦具有傳染性。如《丹溪心法·痢篇》所說:“時疫作痢,一方家家,上下傳染相似。”導
2017-10-10 10 -
泄瀉的問診
泄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嚴重者瀉出物如水狀的病證。古人又稱之為“濡泄”“洞泄”“饗泄”“注泄”“下利”。泄瀉的致病因素常有感受外邪,如寒濕暑熱之邪在侵襲皮毛肺衛的同時也能直接影響脾胃運化功能;或傷於飲食,不潔之物損傷脾胃,傳導失
2017-10-10 21 -
生活中錯誤的營養觀念
生活中一些被認為“理所當然”的常識是錯誤的營養觀念,提醒我們應該改正。 紅皮雞蛋營養高 紅皮蛋的雞體型稍大一些,吃得也多,這才是紅皮蛋價格稍高的原因,並不是營養成分高。 蔬菜水煮更健康 將一些富含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葉酸)的蔬菜水
-
嘔吐的問診
嘔吐是一個症狀.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幹嘔,因為臨床上嘔與吐常常同時發生而難於區分,故汁稱為嘔吐。嘔吐發生的病因病機為外邪侵襲,如風、寒、暑、濕之邪及穢濁之氣客於胃腑,或飲食所傷,食積內阻,傷胃滯脾;或情志失調,橫
-
反胃的問診
反胃是以脘腹痔脹,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古人又稱“胃反”,此證常由酒食不節,饑飽無常,濕熱內蘊,積於胃腑,火熱上逆,夾穀面出;或情志失調,思慮不解,鬱怒難伸,肝脾失調,痰氣交阻,胃失和降;或勞倦過度,脾腎
-
噎嗝的問診
噎為噎塞,指吞咽之時梗阻不順;嗝為格拒,指飲食不下,或食入即吐,因臨床上噎常為膈的前驅,故以噎嗝並稱。正如《千金方衍義》所說:“嗜之與膈,本同一氣,膈證之始,靡不由噎而成。”噎嗝的發生多由憂思鬱怒傷肝,或酒食不節傷脾,或亡血失精傷腎,由
-
嘈雜的問診
嘈雜是指胃中空虛,似饑非饑,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憹,莫可名狀的一種疾病。古人又稱為“心嘈”。導致本證的病因常有飲食不節,辛辣香燥,醇酒肥甘,積滯中焦,痰濕內聚,鬱而化熱,痰熱內擾;憂鬱惱怒,肝失條達,橫逆犯胃,肝胃不和,氣失順降;
2017-10-10 10 -
胸痹的問診
胸痹是指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臥為主症的一種疾病,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金匱要略》說:“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萎雍白半夏湯主之。”其病因有寒邪內侵、飲食不當、情志失調、
2017-10-09 15 -
心悸的問診
病人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為心悸。包括“驚悸”和“怔忡”。臨床一般多呈陣發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所發作,且常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症同時並見.《內經》說:“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心悸的形成常
2017-10-09 14 -
吐酸的問診
凡酸水由胃上水泛,若隨即咽下者,稱為吞酸;不咽下而吐出者,則稱吐酸。臨床二者往往相兼而見,吞酸常為吐酸之輕證。亦稱之為“泛酸”。導致吐酸的病因常由飲食失調,損傷脾胃,濕熱內生,膈脘鬱塞,胃氣不和;或寒邪犯胃,胃陽被遏,濕濁內停,郁而成酸
-
胃痛的問診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胃脘處經常發生疼痛的病證。正如《靈樞·邪氣髒脾病形篇》指出:“胃病者,腹(月真)脹,胃脘當心而痛”。臨床胃痛的病因常有因寒邪客胃,陽氣鬱遏,氣血凝滯;或飲食傷胃,食積停滯,胃失和降;或鬱怒傷肝,肝氣鬱結,橫逆犯
2017-10-09 27 -
癇證的問診
癇證是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又名“癲癇”“羊癲瘋”。其特點為發作性精神恍惚,甚則突然僕倒,昏不知事,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豬羊叫聲,移時蘇醒。本證的形成,大多由於七情失調、先天因素、腦部外傷、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或患
-
狂病的問診
狂病是以精神亢奮,躁擾喧狂不寧,毀物打罵,動而多怒為主要症狀的類疾病。主要因七情化火,煎熬津液為痰,痰熱壅盛,迷塞心竅所致。《證治準繩·癲狂痛總論》中說:“狂者病之發時倡狂剛暴,如傷寒陽明大實發狂,罵詈不避親疏,甚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
2017-10-09 10 -
癲病的問診
癲病是精神失常的疾病之一,以沉默癡呆,語無倫次,靜而多喜為特徵。其總的病因病機為情志內傷,臟腑功能失調,致痰氣鬱結,蒙蔽心竅所發。《證治準繩·癲狂病總論》中說:“癲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癡,言語有頭無尾,穢潔不知、積年累
2017-10-09 12 -
鬱病的問診
鬱病是由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易怒菩哭,以及咽中如有異物梗阻,失眠等各種複雜症狀。其病發生主要是由於情志所傷.肝氣鬱結,逐漸引起五臟氣機不和所致。鬱病日久不愈,勢必導致人體臟腑氣機
2017-10-09 10 -
厥脫的問診
厥脫為內科常見急危重證,是指由邪毒內陷或久病臟器虛衰或亡津、失血等原因所致的氣血運行不暢,正氣耗脫的一種病證。臨床以四肢厥冷,脈微欲絕,出冷汗,神情淡漠或煩躁,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為特徵。 厥脫證,泛指厥證和脫證證在《傷寒論》中指“手
-
馬錢子
馬錢子 別名:番木鼈、苦實把豆兒。 性味:苦、溫。 歸經:歸肝、脾經。 入藥部位:為馬錢科植物馬錢Strychnos nu r-vomica L.的乾燥成熟種子。 馬錢子的用法用量 用法:0.3~0.6g,炮製後入丸散用。 炮
2017-10-01 11 -
花蕊石治療咯血驗案
花蕊石,其性酸、澀、平、無毒,歸肝經,具有化瘀,止血等功效。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婦血暈、死胎、胞衣不下、金瘡出血等症。《本草綱目》記載:“花蕊石,其功專於止血,能使血化為水,酸以收之也。而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惡血,惡血化則胎
2017-09-30 14 -
李佃貴治慢性胃病經驗
李佃貴教授擅長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治療。李教授認為,慢性胃病病程較長,病機錯綜複雜,很難以一方一法取效,必須謹守病機,治療上順應,恢復脾胃的生理特性,截斷逆轉胃病病理改變,多法並用方可取效。 治療大法 化濁解毒法 慢性萎縮性胃炎
2017-09-3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