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科學家完成的一項新研究發現, 每天吃3~4個白蘑菇就可以補充一天所需的維生素D。 美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建議, 成年人每日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為600國際單位(15微克)。
悉尼醫學院生理學系主任、澳洲骨骼與礦物質協會前會長麗蓓嘉·梅森教授發現, 與人類一樣, 蘑菇也需要接受陽光照射, 通過光化學反應製造維生素D。 梅森教授表示, 為了產生更多的維生素D, 蘑菇需要在正午太陽光下裸曬兩個小時, 冬天曬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然後放在陰涼處兩個小時, 即可保證光化學反應的徹底完成, 再食用則補充維生素D效果更佳。
其實, 足不出戶的宅男宅女們除了需要補充維生素D外, 以下維生素也是需要的, 尤其是長時間老用電腦的人更需要以下幾種元素的攝取。
老用電腦補4種營養
1、維生素A。 它能構成視網膜表面的感光物質, 夜盲症就是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 臺灣馬偕醫院臺北院區營養課課長趙強指出, 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 會大量消耗維生素A。 最常見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是動物內臟, 但其含膽固醇較高, 不適合大量食用。 建議可以吃含β胡蘿蔔素多的食物, 比如胡蘿蔔、菠菜等綠黃蔬菜,
2、B族維生素。 它關係著視神經的健康, 也有保護角膜的作用。 缺乏B族維生素, 容易發生神經病變、神經炎, 眼睛易畏光、視力模糊、流淚等。 糙米、胚芽米、全麥麵包等全穀類食物, 還有肝臟、瘦肉、酵母、牛奶、豆類、綠色蔬菜等, 都富含B族維生素。
3、維生素C。 趙強說, 芭樂、獼猴桃、木瓜、柳丁、橘子、葡萄柚、草莓等含維生素C較多。 同時當季水果的維生素C更高。 一些蔬菜既有維生素C, 又可提供β胡蘿蔔素, 如青椒、芥蘭、西蘭花、菠菜、番茄等。 但維生素C怕熱、怕光線、又怕鐵鍋, 最好儘量生吃以減少營養素流失。
4、維生素E。 維生素E也是抗氧化物, 植物油(例如橄欖油、黃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堅果類(例如核桃、杏仁、腰果、花生、松子、葵花籽等)、小麥胚芽, 都是維生素E的良好來源。
不過, 趙強提醒, 要控制油的攝取量, 以吃飯的瓷湯匙為單位, 一天至多兩湯匙。 堅果類的能量也不低, 每天最多只能吃兩把。 堅果類儘量不用鹽炒、不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