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飯後科學百步走 健身健脾助消化

目錄:

第一章:飯後科學百步走 健身健脾助消化

第二章:飯後踮起腳尖走路能改善男性功能

第三章:西醫專家:飯後百步走不適合所有人群

第四章:溫馨提醒:飯後百步走要因人而異

編者按:我們日常生活中吃完飯後有些常會做些運動助消化, 這想法是好的, 但是有些做法是不好的, 飯後有些運動是不能做的, 有些是很好的助消化運動。 接下來小編為您推薦一種飯後運動方式“百步走”, 當然百步走要走的科學健康才行, 接下來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一下該如何走, 一起來看看吧。

飯後科學百步走 健身健脾助消化

“飯後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這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養生諺語。 但“飯後百步走”並非指飯後馬上走, 中醫專家指出, 飯後怎麼走、走多久, 都有很多講究, 若方法不對, 不僅達不到健身養生目的, 反而還可能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讓我們一起看看人們飯後都是怎麼走的吧。

中醫專家:飯後緩行“以動助脾”

專家指出, 脾為後天之本, 人類健康長壽與否, 與脾胃有直接關係。 而養脾有補與動等方式, 飯後散步緩行, 以助脾胃消化功能, 這是“以動助脾”的養護後天之道, 因為中醫理論認為, 脾主四肢, 脾主肌肉, 運動四肢就是運脾。

“飯後百步走”是千百年來被廣泛接受的養生觀, 也有很多實踐支撐。 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醫學家兼養生家,

他以自身實踐活到101歲。 他在《千金翼方》中就指出:“平日點心飯後, 出門庭行五六十步, 中食後, 行一二百步, 緩緩行, 勿令氣急”。 緊接著又說:“食畢行步, 踟躕則長生”。

飯後半小時後百步走才有助消化

進食後, 立即臥床休息睡覺, 於消化不利。 古代即有“飽食勿便臥”, 食後便臥會使飲食停滯, 食後急行又會使血流於四肢, 影響消化吸收功能。 而食後緩緩活動, 則有利於胃腸蠕動, 促進消化, 這就是“食止行數百步, 大益人”的道理。

但專家也指出, 這個“飯後”我們的理解應當是在進食完20-30分鐘以後, 而並非指飯後立即緩步散步。 同時, 需要注意的是, “食飽不得急行”。 飯後百步並不提倡飯後急行, 而是緩行, 不宜緩行者也可擺擺手足。 還有,

部分人是不宜飯後百步的, 如肝病患者, 有冠心病的人等。

什麼人飯後應該走?

無論是祖國醫學, 還是西方醫學, 都認為飯後散步是身體健康的秘訣。 在美國, 人們通常把飯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人稱為“生長在沙發上的土豆”, 是指那些長期缺乏運動、中段肥胖, 像是生長在沙發上的土豆一般的角色。 遺憾的是, 這種“土豆”近年來大有“增產”的趨勢。 與此同時, 那些和肥胖有密切關係的疾病, 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也悄悄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事實上, 肥胖已經成為僅次於吸煙的第二號致病因素。 如果能堅持在空氣新鮮的環境中散步, 不僅可以促進胃腸蠕動, 幫助消化吸收, 也能減少把自己“種”在沙發上的時間。 因此, 對大多數健康人而言,

飯後百步走依然是有益於健康的好習慣。

飯後應該什麼時候走?

一般來說, 放下筷子就走的習慣並不可取。 因為, 吃進去的食物需要在胃裡停留一段時間, 與幫助消化吸收的胃液相混合, 然後, 再進入十二指腸。 進食後馬上站起來走路, 無疑會給胃增加許多緊張因素, 破壞正常的程式。 如果飯後立即運動, 心腦臟器的血液供應量相對減少, 還會增加老年人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 使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 甚至心肌梗塞, 高血壓患者會加重頭昏、眩暈、頭痛等症狀, 或引發胃腸道疾病。

因此, 飯後休息10~15分鐘後再開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除此之外, 氣候、季節直接決定著散步的環境。 比如說, 寒冬臘月顯然不適合飯後到戶外“百步走”。

這種情況下, 在居住環境裡走動走動, 效果會更好。

飯後應該怎麼走?

走路的學問雖然並不深奧, 但如果不加注意, 也可能背離健身的初衷。 因為, 進食後胃內容物增加, 負擔過重。 所以, 走路過急, 上坡下坡, 或者跳舞等超出散步範疇的活動形式, 都會加重胃腸負擔, 不但不利於健康, 還可能導致胃下垂等疾病。 另外, 胃腸道的消化吸收過程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 運動量太大, 會增加肌肉組織的血液迴圈, 血液就被分流到身體其他地方, 結果影響了營養成分的吸收。 正確的走法可以用“閒庭信步”來形容。 如果百步之內必須上下樓梯, 或是小跑過馬路, 就不如先在原地走走。 比較劇烈的活動最好等到飯後一個半小時後進行。

飯後應該走多少?

如果說“百步”對問題的回答還不算明確的話,醫學家通常還建議以時間作為適量散步的尺度。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飯後走動的時間可以從10~30分鐘中選擇。體弱、年邁的人可以少走一些;平時缺乏運動、體重超標、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只有多走才能打破體內代謝過程中的惡性循環。

總之,飯後散步和體育鍛煉不同,它可以給人帶來輕鬆愉快的心情和適當的胃腸保健,是健康生活的良好習慣。

古人之詞,多有含蓄。實際上,“飯後百步走”並非指一定要走上一百步。真正的“百步走”應該說是“擺步走”,是漫不經心地、心無雜念地慢步走。而“飯後”指的是一日三餐的哪一頓呢?早飯後要去上班工作,午飯後也要參加必要的活動,而晚飯後,才是真正的含義。忙了一天,晚飯後慢步走,輕輕鬆松,對身體大有好處,這才是“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真正含義。

飯後踮起腳尖走路能改善男性功能

很多養生專家都提倡飯後散步,據說這樣可以讓人長壽。但是對於很多男性來說,飯後散步還能夠改善性功能,特別是飯後踮起腳尖走路,效果更佳。

為什麼踮起腳尖走路就能補腎壯陽呢?您把足部的經絡圖放在面前一看,就知道是為什麼了。

當我們踮起腳尖走路的時候,是前腳掌用力,更確切地講,是前腳掌內側、足大拇指在起著支撐作用。而足內側有三條經絡經過,它們分別是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因此,踮腳走路可以按摩足三陰,馭氣上行,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起到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打個比方說,從腎臟到腳尖有一條連線,這就是足少陰腎經,如果拉一拉線的一頭(腳尖),線的另一頭(腎臟)就會受到刺激,從而起到補腎壯陽的作用。

當然,踮起腳尖走路有一定難度,很多人在剛開始練習時都會感到非常累,全身也很緊張。但只要掌握技巧並堅持上一段時間,就會習慣了。怎麼做呢?每天踮起腳走上半小時,中間可以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累了就休息。總之,能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行。

飯後踮著腳尖走路對性功能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其對全身的協調性要求比較高,患有高血壓、骨質疏鬆的中老年朋友還是不要試了。

西醫專家:飯後百步走不適合所有人群

根據最近腦生理專家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漲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然處於“饑餓”狀態。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運動食品)系統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因此,“飯後百步走”並不適合所有的人,它只適合於平時活動較少,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於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這些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利於身體健康(健康食品)的。但至少應在飯後20分鐘後再開始百步走。

飯後立即走動透支體能,不利消化

飯後匆忙走動所消耗的能量(能量食品),實際上是透支了進餐前的體能,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佈於軀幹、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此時要是緊跟著再做一些對靈敏性和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活動,比如駕駛,很容易導致不良後果。根據美國保健(保健食品)學會專家的調查發現,許多車禍的發生與肇事者飯後立即駕駛有關,正餐過後,坐進駕駛倉,血液都集中於胃部,大腦缺氧現象嚴重,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速度減慢,靈活性下降。

飯後急著飲茶可能得貧血症

茶葉含有單寧酸,這種物質會阻礙腸胃吸收鐵質,進而影響身體健康,有可能患貧血症。飯後如果立即飲茶,茶水會沖淡胃液,影響胃內食物的正常消化。

喝茶最好避開就餐時間,每天2-3杯為宜。醫生建議人們,在吃飯一小時內最好不要飲茶,應待飯後一小時胃內食物消化得差不多時再飲用茶水,這樣對消化功能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飯後馬上吃水果小心消化不好

現在人們都習慣飯後吃一些水果,在外就餐後餐館還會贈送果盤給客人,認為水果可以幫助消化,但事實恰恰相反。

由於食物進入人們的胃以後,必須經過一到二小時的消化過程,如果人們在飯後立即吃進水果,容易造成在胃內阻滯,不能正常地在胃裡消化,停留在胃內時間過長,極易腐敗變質。凡是在胃內腐敗的食物,都會變成酒精及毒素,引起種種疾病,如胃灼熱、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如果人們長期堅持這種生活習慣,還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因此,人們最好在飯後1-2小時再吃水果。

溫馨提醒:飯後百步走要因人而異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是千百年來健康長壽的諺語。而近年來,又有“要想活到九十九,請你飯後不要走”的說法。這兩種對立的說法,使人們無所適從。其實飯後“走”與“不走”,應因人而異,動靜結合,適可而止,乃是上策。

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進行初步消化。飯後適當休息一下,可保證胃腸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根據腦生理科學家的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脹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處於“饑餓”狀態。在短短10幾分鐘的進餐過程中,吃進去的食物根本來不及消化,就更不用提吸收了。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因此,“飯後百步走”並不適合所有人,它只適合於平時活動較少,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這些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但至少應在飯後20分鐘後再開始百步走。飯後匆忙走動所消耗的能量,實際上是透支了進餐前的體能,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佈於軀幹、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此時要是緊跟著再做一些對靈敏性和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活動或工作,比如駕駛,則很容易導致不良後果。據美國保健學會專家的調查發現,許多車禍的發生與肇事者飯後立即駕駛有關。這是因為飯後血液都集中於胃部,大腦缺氧現象嚴重,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速度減慢,靈活性下降。

提倡“飯後不要走”也不是沒有道理。有些人飯後是“不能走”的,如體質較差,尤其是有胃下垂等病的患者,這些人飯後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因為飯後胃內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特別是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如果飯後胃腸血液供應不足,不僅會影響食物消化吸收,還會引起消化不良症。對於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飯後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飯後的確不宜立即“百步走”。

另外,冬季氣溫低,室內外溫差較大,進餐的時候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離開餐廳,在瑟瑟的冷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容易引起風寒頭痛,還加大了心臟的供血負擔。由此飯後適當靜坐,閉目養神30分鐘後再活動比較合適。

總結:看完以上這些,我們知道飯後百步走其實是一項很好的運動,但是這“百步走”也是要講究方法的,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所以大家在走的時候要注意了,科學走才能健康哦。(作者:王曉鷗、大可、清華,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飯後應該走多少?

如果說“百步”對問題的回答還不算明確的話,醫學家通常還建議以時間作為適量散步的尺度。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飯後走動的時間可以從10~30分鐘中選擇。體弱、年邁的人可以少走一些;平時缺乏運動、體重超標、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只有多走才能打破體內代謝過程中的惡性循環。

總之,飯後散步和體育鍛煉不同,它可以給人帶來輕鬆愉快的心情和適當的胃腸保健,是健康生活的良好習慣。

古人之詞,多有含蓄。實際上,“飯後百步走”並非指一定要走上一百步。真正的“百步走”應該說是“擺步走”,是漫不經心地、心無雜念地慢步走。而“飯後”指的是一日三餐的哪一頓呢?早飯後要去上班工作,午飯後也要參加必要的活動,而晚飯後,才是真正的含義。忙了一天,晚飯後慢步走,輕輕鬆松,對身體大有好處,這才是“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真正含義。

飯後踮起腳尖走路能改善男性功能

很多養生專家都提倡飯後散步,據說這樣可以讓人長壽。但是對於很多男性來說,飯後散步還能夠改善性功能,特別是飯後踮起腳尖走路,效果更佳。

為什麼踮起腳尖走路就能補腎壯陽呢?您把足部的經絡圖放在面前一看,就知道是為什麼了。

當我們踮起腳尖走路的時候,是前腳掌用力,更確切地講,是前腳掌內側、足大拇指在起著支撐作用。而足內側有三條經絡經過,它們分別是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因此,踮腳走路可以按摩足三陰,馭氣上行,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起到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打個比方說,從腎臟到腳尖有一條連線,這就是足少陰腎經,如果拉一拉線的一頭(腳尖),線的另一頭(腎臟)就會受到刺激,從而起到補腎壯陽的作用。

當然,踮起腳尖走路有一定難度,很多人在剛開始練習時都會感到非常累,全身也很緊張。但只要掌握技巧並堅持上一段時間,就會習慣了。怎麼做呢?每天踮起腳走上半小時,中間可以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累了就休息。總之,能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行。

飯後踮著腳尖走路對性功能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其對全身的協調性要求比較高,患有高血壓、骨質疏鬆的中老年朋友還是不要試了。

西醫專家:飯後百步走不適合所有人群

根據最近腦生理專家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漲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然處於“饑餓”狀態。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運動食品)系統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因此,“飯後百步走”並不適合所有的人,它只適合於平時活動較少,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於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這些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利於身體健康(健康食品)的。但至少應在飯後20分鐘後再開始百步走。

飯後立即走動透支體能,不利消化

飯後匆忙走動所消耗的能量(能量食品),實際上是透支了進餐前的體能,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佈於軀幹、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此時要是緊跟著再做一些對靈敏性和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活動,比如駕駛,很容易導致不良後果。根據美國保健(保健食品)學會專家的調查發現,許多車禍的發生與肇事者飯後立即駕駛有關,正餐過後,坐進駕駛倉,血液都集中於胃部,大腦缺氧現象嚴重,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速度減慢,靈活性下降。

飯後急著飲茶可能得貧血症

茶葉含有單寧酸,這種物質會阻礙腸胃吸收鐵質,進而影響身體健康,有可能患貧血症。飯後如果立即飲茶,茶水會沖淡胃液,影響胃內食物的正常消化。

喝茶最好避開就餐時間,每天2-3杯為宜。醫生建議人們,在吃飯一小時內最好不要飲茶,應待飯後一小時胃內食物消化得差不多時再飲用茶水,這樣對消化功能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飯後馬上吃水果小心消化不好

現在人們都習慣飯後吃一些水果,在外就餐後餐館還會贈送果盤給客人,認為水果可以幫助消化,但事實恰恰相反。

由於食物進入人們的胃以後,必須經過一到二小時的消化過程,如果人們在飯後立即吃進水果,容易造成在胃內阻滯,不能正常地在胃裡消化,停留在胃內時間過長,極易腐敗變質。凡是在胃內腐敗的食物,都會變成酒精及毒素,引起種種疾病,如胃灼熱、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如果人們長期堅持這種生活習慣,還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因此,人們最好在飯後1-2小時再吃水果。

溫馨提醒:飯後百步走要因人而異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是千百年來健康長壽的諺語。而近年來,又有“要想活到九十九,請你飯後不要走”的說法。這兩種對立的說法,使人們無所適從。其實飯後“走”與“不走”,應因人而異,動靜結合,適可而止,乃是上策。

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進行初步消化。飯後適當休息一下,可保證胃腸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根據腦生理科學家的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脹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處於“饑餓”狀態。在短短10幾分鐘的進餐過程中,吃進去的食物根本來不及消化,就更不用提吸收了。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因此,“飯後百步走”並不適合所有人,它只適合於平時活動較少,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這些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但至少應在飯後20分鐘後再開始百步走。飯後匆忙走動所消耗的能量,實際上是透支了進餐前的體能,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佈於軀幹、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此時要是緊跟著再做一些對靈敏性和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活動或工作,比如駕駛,則很容易導致不良後果。據美國保健學會專家的調查發現,許多車禍的發生與肇事者飯後立即駕駛有關。這是因為飯後血液都集中於胃部,大腦缺氧現象嚴重,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速度減慢,靈活性下降。

提倡“飯後不要走”也不是沒有道理。有些人飯後是“不能走”的,如體質較差,尤其是有胃下垂等病的患者,這些人飯後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因為飯後胃內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特別是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如果飯後胃腸血液供應不足,不僅會影響食物消化吸收,還會引起消化不良症。對於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飯後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飯後的確不宜立即“百步走”。

另外,冬季氣溫低,室內外溫差較大,進餐的時候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離開餐廳,在瑟瑟的冷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容易引起風寒頭痛,還加大了心臟的供血負擔。由此飯後適當靜坐,閉目養神30分鐘後再活動比較合適。

總結:看完以上這些,我們知道飯後百步走其實是一項很好的運動,但是這“百步走”也是要講究方法的,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所以大家在走的時候要注意了,科學走才能健康哦。(作者:王曉鷗、大可、清華,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