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的做法才叫烏雞山藥湯

烏雞治淨, 剔下雞胸肉(這是母親的經典做法, 我不愛吃燉煮的雞胸肉, 這塊兒蛋白質最豐富的肉另有它用, 下回分解), 其餘斬成大塊兒備用;

烏雞塊兒涼水下鍋, 大火煮開2、3分鐘, 出淨血沫和雜質;撈出雞塊兒, 用不燙手的熱水沖洗乾淨;

蔥薑切大塊兒, 略拍松, 與八角一起裝入茶包袋備用;

另起砂鍋(我用鑄鐵鍋), 放入雞塊兒, 加入足量熱水和料包, 大火煮開後轉小火, 蓋鍋蓋燜煮至雞肉熟爛(時間要看雞的品質, 好的散養老烏雞, 大約燉上2、3個鐘頭也是有的, 普通肉食烏雞大約開鍋就熟了, 滋養效果大不一樣);

雞肉基本燉爛後處理山藥:洗淨去皮, 切成滾刀塊兒;

將山藥下入鍋中, 轉中火, 繼續燉至山藥熟爛;

加適量鹽調味, 關火撒香蔥花, 即可。

小貼士:

1、選用高品質的烏雞, 滋養效果才好。

2、山藥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感選擇品種, 鐵棍山藥最好, 連皮也不用去;其次是表面疙疙瘩瘩的“面山藥”;最後是表面光滑的“脆山藥”。 這個季節用脆山藥煮湯更清爽。

3、燉雞的水一定要一次加足, 如果中間加水會大大影響味道。

4、山藥去皮後會很快氧化變黑, 所以要在下鍋之前再處理山藥, 切好後立即入鍋。

在我的記憶中——細火慢燉間, 鮮雞濃郁的香氣早已在家中每個角落彌漫;及至上桌, 濃香撲面而來;盛到碗中, 湯白而清冽, 黑白分明的雞塊兒和山藥間,

點綴著幾點兒青綠的蔥花——正是我從小最愛的滋味兒;

入口間, 肉爛而筋道, 兩頰生香……。 那一刻的那碗湯, 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的滋養, 更是心靈的撫慰。

十多年過去了, 當我再次還原那個味道, 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