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消化不良的時候, 都會選擇喝優酪乳因為優酪乳對消化系統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當然我們在家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做一做, 於是很多人就會問做優酪乳用什麼菌好呢?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 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每一種菌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麼挑選做優酪乳用的菌?這樣我們以後做優酪乳的時候也能有所瞭解。
用市售優酪乳來做優酪乳的話, 加多少量才合適呢?
一般來說, 作為菌種的市售優酪乳加入量在10%左右比較合適。 比如說, 發酵500克牛奶,
我自己做好的優酪乳, 可以繼續用來做種發酵下一批優酪乳嗎?
如果用購買來的菌種自己做優酪乳, 可以再用來做菌種發酵兩三次, 如果用市場上的優酪乳做種, 最多可以再用一兩次。 在用上一次的優酪乳做菌種的時候需要注意, 優酪乳的味道必須純正, 而且要足夠新鮮。 味道純正表明沒有污染太多其他雜菌, 發酵適度、及時冷藏、沒有久存的優酪乳中菌的活力也還比較高。
做優酪乳的時候, 牛奶需要提前加熱嗎?
假如不是剛從滅菌利樂包裡倒出來的奶, 最好把原料奶加熱一下, 加熱到60-80攝氏度, 不沸騰但是可以殺滅大部分細菌, 然後再降到40多攝氏度(手摸著略有點燙, 但不覺得燙得難受), 然後再接種。 做優酪乳的盒子和加菌種的勺子等也要用沸水燙一下, 或者在做優酪乳的杯子、盒子裡放一勺水, 在微波爐裡轉一下, 用熱蒸汽殺掉上面沾染的微生物, 儘量減少雜菌的污染機會。
用不同牛奶來做優酪乳, 凝固的速度不一樣, 凝凍的口感也不一樣, 為什麼?
同樣在剛剛凝凍的狀態下進行比較, 牛奶的蛋白質含量較高、分子量較大的時候, 製作出來的優酪乳凝凍比較“結實”, 稠度大;反之, 牛奶蛋白質含量過低, 或者分子量較小, 凝凍狀況就會比較脆弱, 甚至無法凝凍。 牛奶蛋白質的分子量本來非常大, 如果分子量變小, 通常是因為原料奶中微生物含量過多, 那麼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也會太多, 蛋白酶就像剪刀一樣, 會把蛋白質的大分子切碎。 如果牛奶中含有過多的抗生素, 乳酸菌難以快速繁殖, 那麼優酪乳凝凍的速度也會比較緩慢, 甚至難以凝凍。 所以, 某種意義上來說, 一種牛奶(不考慮添加增稠劑的情況)做成優酪乳的速度又快,
無論做優酪乳用什麼菌好, 我們都應該選擇對自己身體好的, 然後乾淨衛生的菌, 超市里賣的是有一些優酪乳, 但是很多優酪乳的保質期都很短, 有的甚至保質期已經過了有的人仍然在賣, 這無疑對於人們的健康有不好的作用, 所以說想吃任何東西自己在家裡做才是最佳安全和衛生的, 我們也能隨便做自己想要知道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