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理研究顯示, 新聞記者與飛機駕駛員、領航員並列躋身“當代人工作緊張程度”榜單第三名, 屬於世界上高風險、低壽命職業之一。
媒體工作者普遍有兩大特徵:腦力勞動過重和食無定時。 與一般職業相比, 媒體工作者的腦力勞動強度要大得多。 人體在進行腦力勞動時, 大腦需要大量血液流動, 必然大大減少胃腸的供血量。 更重要的是, 人體在精神緊張和頻繁思考的情況下, 會造成植物神經紊亂, 刺激分泌大量的消化液、胃酸和腎上腺素, 導致各種身體問題——胃空轉、心跳加速等。 時間久了, 身體為了應付這些不定期事件儲備糖原和脂肪,
得了腸胃病的主要調養方法是注意身體調養, 平時多吃一些養胃的東西, 如熱粥、糊類食品、麥片、熱牛奶等, 儘量少吃刺激性強的咖喱、辣椒和酒等。
“媒體夜歸人”往往處在“披星戴月筆不停, 每天睡到自然醒”的狀態。 每日淩晨回家, 家人早已入睡。 早上別人起床他們還在睡夢之中。 幾年下來, 夜班編輯們不是太瘦就是太胖, 一個同行的微博寫得好, “夜班如飛刀, 刀刀催人老”。 如今媒體競爭異常激烈, 給其中的從業人員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他們每天都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 不規律的生活給精神、身體和心理都帶來變化。 很多媒體從業人員會感到自己焦慮,
專家建議在沒工作任務的時候, 靈活調節作息時間, 通宵工作或緊急任務後趕緊補覺。 同時, 工作到了一個階段, 要懂得積極主動地休息一段時間, 對於工作不要苛求完美, 盡力做好就行了;份內的工作儘量在工作時間裡完成, 儘量不要把工作帶到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