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易患的營養缺乏症
我們知道在青春期對熱量的需要達到了高峰,比如,一個13歲的男孩每天需要的熱能為2400卡,女孩為2300卡。這麼多的熱量,相當於1斤到1.2斤的糧食、1斤左右的蔬菜、半兩到1兩的豆類及其製品,再有半兩的肉、半兩的蛋和半兩的魚全部加起來
-
學生智商為何會下降?
智商就是智力商數。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慧。調查發現,在過去28年間,5歲至10歲的孩子的智商有逐年提高的趨勢,但到了青少年階段就停滯不前了。 原因1:腦力活動太少負責調查的奧塔哥大學教授詹姆斯·弗林表示,英國青少年目前從事的腦力活動
2009-07-09 10 -
中學生的“營養”零食
為了維持生命與健康,除了陽光與空氣外,必須攝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六大類,通常被稱為營養素。 人體缺鋅會導致皮膚迅速生出皺紋,經常吃種子食物可以使皮膚光潔嫩滑,腦力勞動者還應適當吃些甜食。吃點奶
-
15種食物有助於提高記憶力
1、魚類。魚肉脂肪中含有對神經具備保護作用的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於健腦。研究表明,每週至少吃一頓魚非凡是三文魚、沙丁魚和青魚的人,與很少吃魚的人相比較,老年癡呆症的發病率要低很多。吃魚還有助於加強神經細胞的活動,從而提高學習和記憶能
-
高考學生做到均衡營養休息好 狀態最佳
一位家長來電問:“聽說核桃能‘補腦’,我每天給孩子補核桃,結果孩子竟然拉肚子了,這是什麼原因?”華東醫院營養科宗敏副主任醫師表示,雖然核桃能補腦,但也不能過量。因為核桃比較油膩,吃多了會滑腸,出現副作用。 專家建議,“補腦”關鍵首
-
提醒中年人定期獻血有益健康
生活水準提高等因素使人的壽命延長,40歲的人正處於青壯年時期,50歲才進入中年。從保健醫學角度講,中年人最適宜進行無償獻血。人到中年,運動量減少,造血功能逐漸降低,身體代謝趨於平衡,容易發胖,出現血鐵、血脂、膽固醇等指標超標,血液黏稠
-
提醒:食醋使您通通快快
每天早晨空腹(即尚未吃東西前)飲一湯匙醋(最好是陳米醋),然後緊跟著飲一杯溫開水。習慣之後,醋的量可以減少,但不能少於半匙。 解放軍306醫院曹東萍主任醫師:便秘用醋,確實是一種有效的食療方法,一般認為以陳醋為佳。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陳
-
提醒:老人吃飯講究順序
老人吃飯的正確順序應該是: 先來點新鮮蔬菜或豆製品,比如清炒白菜、菠菜,涼拌黃瓜、豆腐絲等。這些菜比較清淡,吃後不會影響消化,反而由於清淡,更有了食欲。 接下來是吃一些味道稍重的燉菜和炒菜,比如說宮爆雞丁、麻婆豆腐、魚香肉絲等。由於開
2009-08-03 30 -
每天溜達半小時可延長壽命
研究人員對美國波士頓郊區的居民進行了長達40年的研究。結果發現,每天運動的人,在生命最後的幾年裡,極少患上心臟病,而每次走30分鐘,每週走5天甚至更多的人,心臟功能更棒。研究人員說,運動量適度,自我感覺愉快,這樣的散步效果也非常顯著。
2009-08-03 12 -
專家教你遠離“恐老症”
“恐老症”,是心理老化的表現,有的人剛步入中年,就陡然覺得“老了”,年輕時的興趣和愛好逐漸淡漠了,社交活動減少,不想參加集體活動;有的人不想做艱苦的拼搏和探索,沒有了進取精神;有的人則把業餘時間全消耗在搓麻將、打撲克或看電視、玩電子遊
-
老人養生要學會戒“六心”
憂心 中年人總有很多的事要想、要管、要做,公事私事交叉繁雜,肩上責任不輕。在現實生活中憂心忡忡的中年人居多。這對中年人來說,需要的是擺脫憂心的困惑,凡事要想得開,要有順其自然的心態,這對身心健康有好處。 死心 中年人工作和生活了幾十年
2009-08-03 10 -
老年人如何保持良好心態
醫學臨床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緒是維持人的生理機能正常的前提。美國有位哲學家說過:“生命的潮汐因快樂而升,因痛苦而降。” 那麼,老年人如何使自己的情緒保持在良好的狀態呢? (1)對各種事情傾注熱情,積極參與生活。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把握住熱
-
老年夫妻 講究心理衛生
某部離休幹部,夫妻均為60歲以上的老同志,為子女之事鬧得各自分居、分食,未及三年,二位老人相繼去世。有學者調查50位90歲以上的老人,夫妻同居20年以上者占 68%,同居50年以上者 41%,同居60年以上為26%。說明穩定和諧的夫妻
-
老年人應該各有各的朋友
人的情緒都是需要出口的,老人也不例外。如果老人每天只有老伴作為唯一的依靠,就會傾向于對老伴要求過高,把老伴當做自己唯一的情緒出口。這時候,如果老人能有一些朋友整天說說笑笑,相當於分散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對老伴的苛求自然就會減少,夫妻關係
-
切記:勿傷老人的自尊心
自尊是一種相信自身存在價值的能力。自尊受挫或自尊不強,就有可能產生自卑、消沉、沮喪以至喪失自信心。退休後,老年人的生活重心轉向家庭,所以在家庭中子女應該幫助老人重新構建自尊,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第一,要讓老年人有種家的歸屬感。俗話
2009-07-21 10 -
老年人如何調適喪偶心理?
那麼,怎樣才能儘快擺脫和縮短喪偶後因過度悲傷而引起的心理障礙呢?一般可採取以下幾種心理調適方法: 1、避免自責。老年人喪偶後,常常會責備自己過去有很多地方對不起老伴。這種自責、內疚的心理使老年人整天唉聲歎氣,愁眉不展,削弱了機體免疫功
2009-07-21 13 -
“老來俏”讓老人身心健康
心理學家認為:老年人注意修飾和穿著,會在內心產生一種青春活力;經過打扮會顯得大方、端莊、有風采,能使老年人產生"我還不老,我還年輕"的良性心理。國外學者曾對1438名60-80歲平時講究穿著打扮的老年人進行過調查,發現有90%以上的老
2009-07-21 46 -
養老,不止是精神贍養
面對老人的精神需求,養老的一個高層次問題----精神贍養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 精神贍養是多層次和多方位的,直接參與提供的精神贍養效果固然很好,但間接提供條件的精神贍養也很可貴。以下幾點是構成精神贍養不可忽視的。 其1、幫助獨身老人找個
2009-07-17 17 -
老人心理平衡6大秘訣
奉獻 退休了,在有生之年,繼續發揮餘熱,你就能享受繼續奉獻的樂趣。生活中要助人為樂,樂意助人可以證實自己存在的價值,更可獲得珍貴的友誼。不要處處與人競爭,與人相處“和為貴”。 目標 老年人要不服老,老有所為,就要有遠大的生活目標。但也
2009-07-17 49 -
老年人“黃昏戀”心理
一.傳統觀念的束縛,使得喪偶的中老年羞于再戀愛成家。 二.克服阻礙黃昏戀的不良心理因素。 (1)怕子女干涉。 (2)“看破紅塵”不願再戀。一般發生在多年夫妻或家庭感情不和睦的喪偶者身上。他們對再婚已無興趣,甚至厭惡婚姻生活,希望一個人
2009-07-17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