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的做法
材料:麵粉半斤, 油:750克, 雞蛋:半個, 糖:4勺, 泡打粉:5克。 冷水適量。
做法:冷水和麵。 醒制時間稍長。 (如果醒制時間短, 可用溫水和麵, 水溫在30度左右。 就是用手摸著不涼溫而已, 不可用熱水和麵)麵團軟硬適中的情況下, 醒制時間稍長;麵團軟的話, 醒制時間稍短。
和麵:無論做餃子還是做什麼, 大部分的麵團都是在案板上和的, 先用麵粉堆一個粉牆, 內心是空的, 冷水, 雞蛋, 糖和泡打粉, 在中間先和好和勻, 和到糖化, 顏色變的發白就可以了, 這個過程要耐心, 然後再把麵團和到蛋液中去。
和好的麵團很光滑,
揪成劑子, 要揪成偶數, 大小要一致。 因為每兩個劑子可以做一根麻花。 揪好的劑子搓成粗條。
均勻的刷上一層油, 上下都要刷到。 案板上也要刷到。 但不用太多。
用一層保鮮膜蓋住, 醒10分鐘左右。 要看麵團的軟硬度而定了。 可以時間稍長一點兒。
醒好後的粗條, 再搓成長長的細條,
這個叫做“上內勁兒”, 就是把細條本身擰上勁兒。 兩頭一起使勁兒, 上面往前搓, 下面往後搓, 要搓大概三次能上足勁兒。 這個也很重要, 內勁兒不足, 麻花會散的。 建議初學者一根一根的上, 像老師這樣兩根一起上, 很容易就弄亂套了。 會攪到一起就不好辦了。 上勁兒說白了就是“擰”, 但上下都要擰, 不能按住一頭擰另一頭, 這樣的勁兒屬於一半上了一半沒上,
上好內勁兒後兩根細條把兩頭都按住粘在一起, 然後鬆開手, 它們自己就會這樣擰起來, 這樣就說明內勁兒上好了。
順著它自己擰勁兒的方向繼續擰幾次。
擰好後像系扣一樣這樣穿一下, 上下頭和麻花兒的中間都要按緊, 使它們粘在一起, 要用點兒力, 不然炸的時候會開花的。
也一樣, 按好後, 鬆開手, 麻花會自己擰在一起, 然後一樣順著它自己擰勁的方向再擰幾下就可以了。
薄薄的刷一層油。
油溫不要太熱, 大概是180度左右, 就是麻花下鍋的時候冒很多的小泡就對了。 為了防止麻花沾到鍋店, 在油鍋裡事先放一個大漏勺, 麻花迅速就能浮起來, 再拿出漏勺, 中途要用筷子不停的翻轉, 也要這樣夾住麻花抖一抖,
老師炸好的成品, 十分誘人哈。
自己炸的時候可以加入蜂蜜, 就成了蜂蜜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