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反復出現“小動作” 小心刻板性癲癇

刻板性癲癇症狀是癲癇症狀中一種典型的表現形式。 癲癇症狀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 很多刻板性癲癇症狀都容易被家長忽視。 因此, 家長在平日應該要多注意自己孩子的一些不尋常表現, 爭取及早發現孩子的刻板性癲癇症狀。

雖然孩子們的癲癇症狀表現十分複雜多樣, 很難盡述, 但“反復性、短暫性、刻板性”是典型特點, 因此家長一定要留意孩子動作, 若多次一過性出現相同的、莫名其妙的“小動作”, 有可能是刻板性癲癇症狀的早期表現, 就應到專業醫院積極就醫。

60%至80%的癲癇, 是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發病。 由於大部分刻板性癲癇症狀是以身體局部“小動作”為最早表現, 而非人們傳統觀念認為的“倒地、抽搐、身體僵直、口吐白沫”等“全身抽風”癲癇症狀, 因而很容易被人們忽視。 楊全興主任認為:家長要留意孩子短暫且反復出現的“小動作”, 那是兒童刻板性癲癇症狀的早期表現。

專家特別強調:

有的嬰幼兒會莫名其妙地哭或者笑, 有的會無緣無故地點頭、擠眼、轉頭, 有不少家長以為孩子是在“做鬼臉”, 其實有可能是早期刻板性癲癇症狀;有的兒童在平坦道路上行走時突然摔倒, 吃飯時突然將碗掉到地上, 這也可能是早期刻板性癲癇症狀的表現;

有的會出現失神, 在做某件事情時突然中止,

雙眼凝視、叫之不應, 然後很快恢復正常, 也屬於早期刻板性癲癇症狀;有的孩子會出現摸索、擦臉、拍手、解衣扣、翻口袋、咂嘴、咀嚼等動作, 很多時候被老師、家長誤認為紀律散漫、不注意聽講、有多動症等, 這也有可能是早期刻板性癲癇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