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止泄藥粥
馬齒莧薏苡仁粥:用馬齒莧、薏苡仁各30克;將上料共煮成粥;用法是頓食,每日1次,連用3日;功效是清熱利濕止痢。適用於大腸濕熱引起的泄瀉,痢疾。 大蒜粥:用紫皮大蒜2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大...
2017-03-10 -
夏天喝什麼湯好?利水消腫 藥膳冬瓜雞湯
藥膳冬瓜雞湯主要由清熱利水的中藥澤瀉、車前子和健脾滲濕的雲苓、薏米,時令利水散熱的冬瓜和補益健脾的紅棗,合而煲雞胸肉。此湯具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的功效,既為慢性腎炎所引起的肢體水腫的輔助治療湯飲,亦是...
2013-08-21 -
秋日驅蛔藥粥三則
椒醋粥:花椒3克,食醋適量,大米100克。將花椒研為細末,大米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花椒粉、食醋服食,每日1劑,連續3~5天。可殺蟲止痛。適用於蟲積腹痛等。花椒性味辛熱,有小毒,入脾、胃、腎經,...
2017-03-10 -
秋季喝什麼湯好?燥濕利水 白術五皮煲豬
中藥白術性溫味甘、苦,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及安胎之功,常用脾虛泄瀉、消化不良,水濕停留、疾飲,以及胎氣不安等症。“五皮”即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祛水腫濕氣的五加皮;利水消腫的雲苓皮;下...
2013-09-16 -
利水除困 薏米澤瀉茯苓煲老鴨
廿四節氣的“小滿”到了。民諺謂:“小滿小滿,江河都滿。”預示著在這個節氣時雨多水濕,尤其是江南和珠三角一帶。因此,養生上要以祛濕除困為主。薏米、澤瀉、茯苓均為利水滲濕類中藥,薏米重於清熱止瀉;澤瀉重...
2013-05-17 -
滋陰利水 竹笙蓮子素湯的做法
竹笙為野生名貴的菌類,它營養豐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同時因它所含的16種氨基酸比任何一種食用菌都高,因此它口感特別鮮美。中醫認為它有大補之功,類似人參,同時能健脾益氣、補氣止痛、解膩減肥...
2013-03-15 -
痛風預防措施 這三款藥粥有效緩解痛風
痛風是關節炎的一種,每到陰雨天氣,關節炎患者總是感覺很難受,俗話說“預防好過治療”,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痛風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瞭解下。痛風預防措施:早期發現早期發現痛風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檢測...
2016-05-03 -
溫腎利水
【溫腎利水】是治療腎陽虛形成水腫的方法。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眼花,腰部酸痛,四肢發冷,小便短少,浮腫自頭面延及下身,長期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而弱,用濟生腎氣丸(肉桂、制附子、地黃、...
2017-03-10 -
中醫藥粥養生注意事項 幾款養生藥粥推薦
中醫食療一直以來都受到人們的青睞。其中一些食療秘方養生保健的效果更是為人稱道。下面小編就介紹什麼是藥粥養生以及藥粥養生注意事項。 什麼是藥粥養生 藥粥,就是以穀類為主,配合水果、蔬菜、魚肉蛋奶、藥...
2014-07-24 -
活瘀清熱利水法治術後陰囊腫大
朱某,男,85歲,於2015年8月5日初診。自訴5天前不明原因右側陰囊腫大,皮色不變,不能回縮而疼痛,經外科醫師檢查:診為疝氣入院手術治療,手術順利達到一期癒合,但遺留右側陰囊腫大如拳頭大小,皮色...
2017-03-10 -
痛經難忍?試試這些藥粥方
痛經為最常見的婦科症狀之一,指行經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者。 哪些小妙招可以帶走痛經? 妙方1:看喜劇放鬆大腦 當我們全神貫注于影片時,體內產生...
2015-09-04 -
清熱藥粥之竹葉粥
【粥方組成】竹葉鮮30~45克,幹的15~30克,或淡竹葉30~60克,生石膏45~60克,梗米1~2兩,砂糖少許。 【功效主治】消心火,除煩熱,利小便。適用於溫熱病口渴多飲,心煩,目赤,口舌生瘡...
2017-03-10 -
清熱藥粥之生蘆根粥
【粥方組成】新鮮蘆根100~150克,竹茹18~20克,梗米2兩,生薑二片。 【功效治療】清熱,除煩,生津,止嘔。適用於一切高熱引起的口渴,心煩,胃熱嘔吐或呃逆不止,婦女妊娠惡阻,肺癰,肺膿瘍,痰...
2017-03-10 -
清熱藥粥之梔子仁粥
【粥方組成】梔子仁3~5克,梗米1~2兩。 【功效主治】清熱,瀉火。適用於目赤腫痛,急性眼結膜炎,黃疸性肝炎,膽囊炎。 【煮制方法】將梔子仁輾成細末,先煮梗米為稀粥,待粥將成時,調入梔子末稍煮即可...
2017-03-10 -
清熱藥粥之滑石粥
【粥方組成】滑石20~30克,瞿麥10克,梗米1~2兩。 【功效主治】清熱消炎,通利小便。適用於急慢性膀胱炎引起的小便不暢,尿頻尿急,淋瀝熱痛。 【煮制方法】先把滑石用布包紮,然後與瞿麥同入砂鍋煎...
2017-03-10 -
補陽藥粥之枸杞羊腎粥
【粥方組成】枸杞葉半斤,羊腎一隻,羊肉二兩,蔥白二莖,細鹽少許,梗米2~3兩。 【功效主治】益腎陰,補腎氣,壯元陽。適用于腎虛勞損,陽氣衰敗,腰脊疼痛,腿腳痿弱,頭暈腦鳴,聽力減退或耳聾,陽萎,尿...
2017-03-10 -
補氣藥粥之補虛正氣粥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料】黃芪30克、人參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製作方法】先將黃芪、人參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後用沙鍋煎取濃汁。把頭煎、二煎的藥汁合併,倒去藥渣。然後把淘淨的...
2017-03-10 -
補氣藥粥之參芪粥
【來源】嶽美中。 【配料】黨參30克、黃芪30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炙甘草15克、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前五味,加水800毫升,煎至600毫升,去渣。下淘洗乾淨的粳米100克,煮粥400...
2017-03-10 -
補氣藥粥之羊肉粥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料】羊肉50克,粳米100克,鹽、蔥適量。 【製作方法】將羊肉洗淨切成細末。把粳米淘乾淨入鍋加水煮,至半熟時加入羊肉末,攪勻,煮爛,粥成加鹽、蔥調味。 【功效】補虛益氣、...
2017-03-10 -
補陽藥粥之麻雀粥
【來源】《食治通說》。 【配料】麻雀5~10只,粳米100克,黃酒、蔥白、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麻雀剝去皮毛,除去內臟、頭部,洗淨後加入鍋中,加調料和水,煮熟。次把粳米淘洗乾淨,加水煮粥,...
2017-03-10